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需要骨粉吗

种植牙不一定要用骨粉,若牙槽骨宽度、高度足够则无需;若骨量不足,为保障种植效果、稳固植体,常需植入

种植牙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段将人工牙根(通常为钛合金材质)植入颌骨内,以替代缺失牙齿的修复方式,其核心目标是实现稳定的咬合功能与美观效果,并非所有患者的口腔条件都适合直接进行种植体植入,其中骨量不足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挑战之一。“是否需要使用骨粉”成为治疗方案设计的关键决策点,以下将从多维度展开分析,帮助患者全面了解这一问题的答案及其背后的医学逻辑。

种植牙需要骨粉吗-图1


什么是骨粉?它在种植牙中的作用是什么?

骨粉是一种生物相容性材料,主要用于填充因长期缺牙导致的牙槽骨萎缩区域,或增宽/增高现有骨组织的厚度和高度,从而为种植体的稳定提供基础支撑,根据来源可分为以下几类: | 类型 | 特点 | 典型应用场景 | |------------|----------------------------------------------------------------------|---------------------------| | 自体骨 | 取自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如髂骨),含活细胞及生长因子 | 大范围缺损重建 | | 异种骨 | 经脱矿处理的动物骨基质(牛骨为主),可引导新骨生成 | 中小型骨增量 | | 合成骨 | 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等无机陶瓷材料 | 单纯空间维持+缓慢降解 | | 混合型 | 上述两种或多种材料的复合物 | 平衡成骨速度与稳定性 |

在种植牙手术中,骨粉的核心作用体现在两方面:① 物理支撑——填补骨缺陷形成的空洞,使种植体能垂直嵌入;② 生物诱导——释放信号分子促进周围骨细胞增殖分化,加速骨整合进程,尤其对于上颌窦提升术、水平向骨拓宽等复杂病例,骨粉几乎是必需的辅助材料。


哪些情况下必须使用骨粉?

判断是否需要骨粉需结合影像学检查(CBCT三维扫描)和临床探查结果,以下是典型适应症:

✅ 绝对必要场景

情形 特征描述 风险提示
严重骨吸收 剩余牙槽嵴宽度<4mm或高度<8mm 种植体易暴露于牙龈外
上颌窦底过低 距牙槽嵴顶<2mm,无法容纳标准长度种植体 可能穿透鼻窦腔引发感染
即刻种植 拔牙后立即植入,原牙窝存在间隙 初期稳定性差导致微动风险高
外伤/肿瘤切除术后 大面积骨质流失形成凹陷性瘢痕 软组织塌陷影响美学轮廓

⚠️ 相对建议场景

即使未达到上述阈值,若存在以下情况仍推荐预防性使用少量骨粉:

  • 骨质疏松症患者(DEXA检测T值≤-1.0)
  • 吸烟者(尼古丁抑制血管新生)
  • 糖尿病控制不佳者(血糖波动延缓愈合)
  • 美学区单颗种植(前牙区对牙龈形态敏感度高)

不用骨粉会怎样?潜在风险解析

强行跳过骨增量步骤可能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 | 阶段 | 可能出现的问题 | 后果 | |--------------|----------------------------------------|-------------------------------| | 术中 | 种植体初始稳定性不足 | 被迫选择短小型号器械 | | 术后早期 | 纤维包裹代替骨性结合 | 3个月后X线显示透射影 | | 功能负载期 | 持续微动引发螺丝松动 | 最终脱落概率提高30%-50% | | 长期随访 | 边缘骨吸收速率加快 | 5年内邻牙倾斜移位风险增加 |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数字化导板技术虽能精准定位钻孔角度,但仍无法弥补骨体积的根本缺陷,就像盖楼必须先打好地基一样,没有足够的骨量作为依托,再好的技术也只能事倍功半。


骨粉使用的全流程详解

一个完整的骨增量手术包含以下关键步骤:

  1. 术前规划:通过CBCT测量可用骨高度、密度及邻近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位置)。
  2. 切口设计:采用翻瓣术暴露术野,注意保护龈乳头血供。
  3. 窝洞制备:用超声骨刀小心去除硬化骨壁,避免热损伤。
  4. 屏障膜覆盖:放置可吸收胶原膜隔离软组织长入,创造封闭成骨环境。
  5. 分层填塞:先将颗粒状骨粉压实至基底,表面喷洒富血小板血浆(PRP)增强活性。
  6. 闭合创口:无张力缝合黏膜瓣,必要时佩戴临时义齿分散咬合力。

整个操作需在无菌条件下完成,经验丰富的医生会根据实时出血情况调整止血措施,防止血肿压迫影响成骨质量。


常见误区澄清

🔹 误区1:“加了骨粉就能立刻种牙”?
事实:多数骨增量需等待4-6个月的成熟期,期间仅能佩戴活动义齿过渡,少数即刻负重案例需严格筛选适应症。

🔹 误区2:“进口骨粉一定比国产好”?
真相:我国CFDA认证的医用级骨粉均符合ISO标准,差异主要在于颗粒粒径分布而非产地,医生会根据所需塑形难度选择合适产品。

🔹 误区3:“打完骨粉会很疼”?
数据表明:规范操作下术后疼痛VAS评分平均为2.1±0.8分(轻度不适),通过冷敷和非甾体抗炎药可有效控制。


替代方案对比表

当拒绝使用骨粉时,可选择以下备选方案,各有优劣: | 方案 | 优点 | 缺点 | 适用人群 | |--------------------|--------------------------|----------------------------------|------------------------| | 缩短种植体长度 | 减少创伤 | 机械强度下降,远期失败率↑ | 非功能区小间隙缺失 | | 倾斜植入 | 利用斜行方向获取更多接触面 | 冠根比失调影响受力分布 | 游离端缺失病例 | | All-on-4技术 | 避开贫瘠区集中受力 | 悬臂梁效应加剧余留牙负担 | 全口无牙颌老年患者 |


决定前的必读事项

  1. 个体化评估优先:同样的骨缺损量在不同人身上意义不同,年轻人代谢旺盛可能自愈部分缺损,而老年人则需积极干预。
  2. 经济成本考量:单次骨增量费用约占总治疗费的20%-30%,但可显著降低二次手术概率。
  3. 时间投入准备:相比常规种植延长3-6个月疗程,需提前安排好日程。
  4. 系统性疾病管理:高血压患者应晨起服药后再就诊,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宜控制在8mmol/L以下。

相关问答FAQs

Q1: 如果我不想用动物来源的骨粉怎么办?有没有纯人工材料的替代品?
A: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合成骨粉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HA)或β-磷酸三钙(β-TCP),完全由化学合成工艺制备,不含任何动物成分,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特别适合对异种蛋白过敏的患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纯合成材料的降解速度较慢,完全被新生骨取代的时间可能长达1年以上。

Q2: 听说有些人做了骨粉之后会出现排异反应,这种情况常见吗?应该如何预防?
A: 根据《国际口腔种植学会杂志》统计,正规医疗级骨粉的排异发生率低于0.5%,绝大多数所谓“排异”其实是术后肿胀期的正常炎症反应,真正的免疫排斥表现为持续性跳痛、脓性分泌物渗出和放射性核素扫描显示局部浓聚,预防关键在于:①术前完善过敏史询问;②术中严格无菌操作;③术后遵医嘱服用抗生素3天,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