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镶牙VS种植牙,区别究竟在哪?原理、效果大揭秘!

镶牙(通常指固定桥)和种植牙是目前修复缺失牙齿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在原理、对邻牙的影响、舒适度、价格、适应症等方面有显著区别,以下是详细的对比:

镶牙VS种植牙,区别究竟在哪?原理、效果大揭秘!-图1

📍 1. 修复原理与结构

  • 镶牙(固定桥):
    • 原理: 利用缺牙区两侧的健康牙齿(基牙)作为支撑,通过磨小这两颗基牙,制作一个包含三个或以上牙冠的“桥”,中间的牙冠(桥体)填补缺牙位置,两侧的牙冠(固位体)粘固在磨小的基牙上。
    • 结构: 依赖邻牙支撑,整个修复体需要粘固在两侧的健康牙齿上才能稳定。
  • 种植牙:
    • 原理: 在缺牙位置的牙槽骨内植入一个纯钛制成的“人工牙根”(种植体),等待其与牙槽骨紧密结合(骨结合),之后,在种植体上方安装一个基台,最后在基台上安装牙冠。
    • 结构: 独立支撑,种植体直接植入颌骨内,像真牙的牙根一样提供稳固的基础,不依赖邻牙。

📍 2. 对邻牙的影响

  • 镶牙(固定桥):
    • 需要磨除健康牙体组织: 为了给固位体(牙冠)提供空间,必须磨小并磨除两侧健康牙齿(基牙)大量的牙釉质和牙本质,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会永久性地削弱健康牙齿的结构,增加其未来发生龋坏、牙髓炎或需要根管治疗甚至拔除的风险。
  • 种植牙:
    • 不损伤邻牙: 不需要磨除任何健康邻牙,种植体是独立植入骨内的,对邻牙没有任何伤害,这是种植牙相对于镶牙最大的优势之一。

📍 3. 舒适度与功能

  • 镶牙(固定桥):
    • 异物感: 初期可能感觉有异物感,需要时间适应。
    • 清洁困难: 桥体下方(牙龈与桥体接触的间隙)是清洁的难点,普通牙刷难以彻底清洁,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和菌斑,长期可能导致基牙龋坏、牙周炎或桥体下方牙龈发炎、萎缩。
    • 咀嚼效率: 咀嚼效率通常低于种植牙,因为力量传递是通过基牙,且桥体本身有一定弹性。
  • 种植牙:
    • 接近天然牙: 舒适度极高,感觉非常接近自己的真牙,没有异物感。
    • 清洁方便: 清洁方式与天然牙完全相同,使用普通牙刷、牙线、牙缝刷即可轻松清洁种植体周围,维护口腔卫生。
    • 咀嚼效率高: 咀嚼效率几乎等同于天然牙,力量直接通过种植体传递到颌骨,感觉稳固有力。

📍 4. 适用情况

  • 镶牙(固定桥):
    • 适用于缺牙区两侧都有健康、稳固、位置合适的牙齿作为基牙。
    • 适用于缺牙数量较少(通常1-3颗,具体看基牙条件)。
    • 适用于牙槽骨条件一般或较差,无法承受种植手术的患者(或者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
    • 适用于预算相对有限的患者(但需考虑长期维护和潜在风险)。
  • 种植牙:
    • 适用于大多数缺牙情况,包括单颗、多颗牙缺失,甚至全口无牙。
    • 缺牙区牙槽骨有一定要求(高度、宽度、密度),如果骨量不足,可能需要进行植骨等骨增量手术。
    • 适用于缺牙区两侧无健康牙齿或牙齿状况不佳,无法作为基牙的情况。
    • 适用于追求最佳修复效果、最高舒适度和长期健康的患者。
    • 适用于口腔卫生状况良好、能坚持长期维护的患者。

📍 5. 治疗过程与时间

  • 镶牙(固定桥):
    • 时间: 通常需要2-4次就诊,总治疗时间相对较短(一般2-4周)。
    • 过程: 第一次:检查、备牙、取模;第二次:戴临时冠;第三次:戴永久桥。不需要手术(除了局部麻醉)。
  • 种植牙:
    • 时间: 整个治疗周期较长,通常需要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具体取决于是否需要植骨、骨结合速度等),分为手术阶段(植入种植体)和修复阶段(安装基台和牙冠)。
    • 过程: 需要外科手术植入种植体,等待骨结合(通常3-6个月),然后进行二期手术(或非翻瓣手术)安装基台,最后取模制作并安装牙冠,过程相对复杂。

📍 6. 价格

  • 镶牙(固定桥):
    • 初期费用相对较低: 通常比种植牙便宜。
    • 潜在长期成本: 由于磨除了健康牙体组织,基牙未来出现问题(如龋坏、根管失败、折裂)的风险增加,可能导致整个固定桥需要拆除重做,甚至基牙拔除后需要重新修复(可能转为种植牙),长期维护和潜在修复成本可能很高。
  • 种植牙:
    • 初期费用较高: 由于涉及手术、种植体、基台、牙冠等费用,通常比固定桥贵很多。
    • 长期成本效益好: 如果种植成功且维护得当,使用寿命很长(可达数十年甚至终身),避免了磨除健康牙和基牙未来可能带来的问题,从长期看可能更具成本效益。

📍 7. 风险与并发症

  • 镶牙(固定桥):
    • 基牙敏感、牙髓炎(磨牙刺激)。
    • 基牙龋坏(尤其是桥体下方清洁不到位)。
    • 基牙牙周炎(边缘密合度差或清洁困难)。
    • 基牙折裂(磨除过多导致牙齿变脆)。
    • 固位体或桥体松动、脱落。
    • 美学效果可能不如种植牙(尤其在前牙区)。
  • 种植牙:
    • 手术相关风险:感染、出血、神经损伤(下唇麻木)、上颌窦穿孔(上颌后牙)。
    • 种植体失败:种植体与骨结合失败(松动、脱落),发生率相对较低(现代技术下约5%以下)。
    • 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发炎(类似牙周病),是种植体长期成功的主要威胁,与口腔卫生维护密切相关。
    • 基台或牙冠松动、折裂。
    • 美学问题(如牙龈形态不理想)。

📍 总结对比表

特点 镶牙(固定桥) 种植牙
修复原理 依赖两侧邻牙(基牙)支撑 独立植入颌骨内的人工牙根支撑
对邻牙 必须磨小两侧健康牙齿(不可逆损伤) 完全不损伤邻牙
舒适度 异物感,清洁困难 接近天然牙,清洁方便
咀嚼效率 较低 ,接近天然牙
适用情况 缺牙两侧有健康基牙,缺牙少,骨条件差/预算有限 大多数缺牙情况,尤其无健康邻牙时
治疗时间 (2-4周) (3-6月+)
治疗过程 无手术(仅需局部麻醉) 需要外科手术
初期价格 相对较低 较高
长期成本 潜在风险高(基牙问题),长期维护成本可能增加 维护得当则寿命长,长期效益好
主要风险 基牙龋坏、牙周炎、折裂、松动脱落 手术风险、种植失败、种植体周围炎、松动脱落
核心优势 价格相对便宜,治疗时间短 不伤邻牙,舒适度高,功能好,长期健康维护佳
核心劣势 伤邻牙,清洁难,功能相对差,长期风险高 价格高,治疗时间长,需手术

📍 如何选择?

  • 优先考虑种植牙的情况:
    • 缺牙区两侧无健康牙齿或牙齿状况不佳。
    • 牙槽骨条件允许(或愿意接受植骨)。
    • 追求最佳的舒适度、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
    • 希望避免损伤任何健康牙齿。
    • 预算充足,且重视长期口腔健康。
  • 考虑镶牙(固定桥)的情况:
    • 缺牙区两侧有非常健康、稳固的牙齿作为基牙。
    • 缺牙数量少(1-3颗)。
    • 牙槽骨条件差,无法进行种植手术(或患者完全拒绝手术)。
    • 预算非常有限,且理解并接受其长期风险。
    • 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

最重要的一点: 无论选择哪种修复方式,都必须在专业口腔医生的详细检查和评估后做出决定,医生会根据你的口腔具体情况(缺牙位置、数量、邻牙状况、牙槽骨条件、全身健康状况、口腔卫生习惯、经济预算、个人期望等)给出最适合你的个性化建议。💬 建议咨询多位医生,了解不同方案的利弊,再做出明智的选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