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的“第三期”通常指的是安装永久牙冠的阶段,这是种植牙修复的最后一个关键步骤,旨在恢复牙齿的形态、功能和美观。

在进入第三期之前,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种植体(人工牙根)必须已经与牙槽骨成功融合,形成稳定的骨结合。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3-6个月(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取决于骨质条件、手术情况等),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和X光片来确认骨结合是否完成。
以下是种植牙第三期(安装永久牙冠)的详细流程:
🦷 第一阶段:复诊评估与准备
-
复诊确认:
- 在预约好的时间(通常在骨结合完成后),患者回到诊所。
-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
- 检查种植体上方的牙龈组织是否健康、无红肿、无异常分泌物。
- 检查种植体周围是否有炎症(种植体周围炎)的迹象。
- 检查种植体的稳定性(轻轻晃动)。
- 评估对颌牙(上下咬合的牙齿)的状态。
- 可能会拍摄X光片(通常是根尖片或曲面断层片),再次确认种植体位置、骨结合情况以及周围骨高度密度是否理想。
-
基台安装(如果尚未安装):
- 在某些种植方案中,骨结合完成后,医生会先在种植体上安装一个基台,基台是连接种植体(埋在骨头里)和未来牙冠的中间连接件。
- 这通常是一个小手术(但比一期手术简单得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会切开牙龈,暴露种植体顶部,旋入基台,然后缝合牙龈(有时使用愈合基台,牙龈会围绕基台愈合)。
- 安装基台后,通常需要1-2周的牙龈愈合期,让牙龈组织适应基台的形态,形成自然的牙龈袖口(龈缘形态),之后才能取模。
🖌 第二阶段:取模与牙冠制作
-
取模:
- 在牙龈愈合良好后(或如果基台是最终基台且牙龈已适应),医生会进行精确的取模工作,目的是制作出与患者口腔完美匹配的牙冠。
- 传统印模法: 使用专用的印模材料(如硅橡胶或藻酸盐)取模,医生会在基台和牙龈周围放置印模托盘,待材料凝固后取出,获得精确的阴模。
- 口内扫描: 这是目前更先进、更舒适的方法,医生使用小型数字化扫描仪在患者口内直接扫描种植体、基台、牙龈以及相邻牙齿的形态,扫描数据会实时传输到电脑,生成三维数字模型,这种方法更精准、舒适,且能缩短制作时间。
- 取模后,医生会记录患者的咬合关系(如何上下咬合)和比色(选择与邻牙颜色、透明度最匹配的牙冠颜色)。
-
牙冠制作:
- 将取好的模型(或数字模型数据)发送给专业的牙科技工室。
- 技师根据模型和医生的指示,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牙冠,常见的牙冠材料有:
- 全瓷冠: 如氧化锆、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等,美观性极佳,生物相容性好,强度高(尤其是氧化锆),是目前的主流选择。
- 烤瓷冠: 金属内冠(如镍铬、金合金)外烤瓷,强度较好,但美观性略逊于全瓷,且金属边缘可能透出灰色或牙龈染色。
- 树脂冠: 主要用于临时修复或后牙单冠,强度和美观性相对较低。
- 制作过程通常需要1-2周时间。
⚙ 第三阶段:牙冠试戴与最终粘接/螺丝固定
-
试戴:
- 牙冠制作完成后,患者再次复诊进行试戴。
- 医生会将牙冠在基台上试戴,检查:
- 就位情况: 牙冠是否能顺利、完全地就位在基台上,没有明显的高点或悬突。
- 形态与邻牙关系: 牙冠的形态、大小、颜色是否与邻牙协调对称,牙龈边缘是否自然美观。
- 咬合关系: 检查牙冠在正中咬合、前伸、侧方运动时,与对颌牙的接触点是否合适(不能有早接触、干扰),咬合力分布是否均匀,医生会用咬合纸进行精细调整。
- 边缘密合度: 牙冠与基台/牙龈边缘的密合度,确保没有缝隙,防止食物嵌塞和继发龋。
- 医生会与患者沟通,确认对美观和舒适度满意,如有需要,技师会进行微调。
-
最终粘接或螺丝固定:
- 粘接固位: 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尤其适用于前牙美学区域或后牙单冠,医生在试戴满意后,彻底清洁牙冠内壁和基台表面,使用专用的、强度高的牙科粘接剂(树脂水门汀)将牙冠粘接固定在基台上,粘接剂边缘需要高度抛光,减少菌斑附着。
- 螺丝固位: 牙冠内部有预留的螺丝孔道,通过一个中心螺丝将牙冠直接固定在种植体内部,这种方式通常用于:
- 后牙多单位桥(如种植桥)。
- 当牙冠无法获得足够的粘接固位力时。
- 方便日后拆卸维修(但螺丝孔道需要用树脂材料封闭)。
- 粘接或螺丝固定完成后,医生会去除多余的粘接剂或封闭螺丝孔道,进行精细的抛光。
🧼 第四阶段:术后注意事项与复查
-
术后指导:
- 医生会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 避免咀嚼硬物: 新安装的牙冠需要时间适应,避免用其啃咬硬骨头、坚果壳等。
- 注意口腔卫生: 严格按照医生指导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等清洁牙冠周围,特别是与牙龈的连接处,这是维护种植体长期健康的关键,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
- 避免刺激性食物: 术后短期内避免过冷、过热、辛辣刺激的食物。
- 遵医嘱用药: 如果术后有不适,医生可能会开止痛药或漱口水。
- 注意异常反应: 如果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加剧、出血不止、牙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应立即联系医生。
- 医生会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
定期复查:
- 种植牙完成后并非一劳永逸,医生会安排定期的复查(通常在戴牙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之后每年1-2次)。
- 包括:检查牙冠状况、牙龈健康、种植体稳定性、咬合情况、口腔卫生维护情况等。
- 定期拍X光片监测种植体周围骨情况。
- 这是确保种植牙长期成功使用的重要保障。
📌 总结关键点
- 前提: 骨结合完成(3-6个月)。
- 核心流程: 复诊评估 → (可能安装基台并愈合)→ 取模(口扫或传统)→ 牙冠制作(1-2周)→ 试戴与调整 → 最终粘接/螺丝固定 → 术后指导 → 定期复查。
- 目标: 恢复缺失牙的咀嚼功能、发音功能,达到自然美观的效果,并长期稳定。
- 患者配合: 严格遵守口腔卫生维护要求,定期复查,对种植牙的成功和寿命至关重要。
种植牙第三期是整个治疗过程的点睛之笔,标志着从“看不见的根”到“看得见的牙”的华丽转身。 这个阶段需要医患双方的紧密配合,医生的专业技术和患者的日常维护缺一不可,当你最终看到镜中那颗自然逼真的新牙时,所有的等待和付出都会化为满满的自信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