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术后第四天仍然感到很疼,这确实让人担心,虽然术后几天内有疼痛和肿胀是正常的,但第四天疼痛感明显且持续存在,可能超出了预期的恢复范围,需要引起重视。

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和应对建议:
📍 可能的原因
-
感染(最需要警惕):
- 症状: 除了疼痛,通常伴有红肿加剧、伤口渗液(脓性或血性)、伤口裂开、口腔异味、发热、全身不适等。
- 原因: 术后口腔卫生不佳、手术创伤较大、身体抵抗力下降、或者手术区域本身存在潜在感染灶未完全清除。
-
干槽症:
- 症状: 剧烈的、跳痛性疼痛,常放射至耳颞部或头部,疼痛在术后3-5天开始明显加重,止痛药效果不佳。伤口内有腐败性臭味,牙槽骨暴露,触痛明显,可能伴有口臭、低热。
- 原因: 血凝块脱落或溶解,导致牙槽骨暴露、感染、坏死,种植体窝比拔牙窝更大更深,发生干槽症的风险相对更高。
-
咬合创伤:
- 症状: 咀嚼或咬合时疼痛加剧,可能感觉种植体或邻牙被“咬高”了,或者某个点特别受力,休息时疼痛可能减轻。
- 原因: 种植体位置、角度或修复体(临时冠)高度不当,导致咬合力集中在种植体或其周围组织上,引起创伤性疼痛。
-
神经损伤:
- 症状: 持续性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如针刺感、烧灼感、电击感),可能局限于种植区域或放射到下唇、下巴、舌头等区域。
- 原因: 手术过程中器械(如钻头)离下牙槽神经或颏神经太近,或直接损伤了神经,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
正常恢复过程中的剧烈疼痛(相对少见):
个别患者由于创伤较大、体质敏感或对疼痛阈值较低,术后疼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且程度较重,但通常伴随症状会逐渐减轻。
-
其他:
- 血肿形成或持续出血: 导致局部压力增高,引起疼痛。
- 缝线刺激或反应: 缝线过紧或对组织有刺激反应。
- 邻牙或周围软组织问题: 如邻牙龋坏、牙周炎等在术后被诱发或加重。
📍 你现在应该怎么做(非常重要!)
-
立即联系你的种植医生:
-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不要自行判断或等待疼痛“自己好”。尽快预约复诊,最好今天或明天就去。
- 向医生详细描述你的疼痛:具体位置(哪个牙?)、性质(跳痛?刺痛?钝痛?)、程度(能忍受吗?影响睡眠吗?)、加重或缓解因素(咬合时?休息时?冷热刺激?)、伴随症状(红肿?渗液?异味?麻木?发热?)。
- 告诉医生你正在服用的药物(止痛药、抗生素等)和你的护理情况。
-
在复诊前可以尝试的临时缓解措施(不能替代就医):
- 温敷: 如果疼痛是钝痛且伴有肿胀,可以在面部(避开手术区域)用温热的湿毛巾敷15-20分钟,每天数次,温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如果怀疑感染或干槽症,温敷可能加重炎症,需遵医嘱。
- 调整饮食: 继续吃温凉、柔软、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避免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用手术侧咀嚼,避免用吸管喝水(可能引起负压导致血凝块脱落)。
- 保持口腔卫生(轻柔): 在医生指导下,继续轻柔地刷牙(避开手术区域),使用温盐水漱口(一杯温水+半茶匙盐,含漱30秒后吐出,每天多次)。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以免刺激伤口,如果医生开了漱口水,按医嘱使用。
- 按需服用止痛药: 如果医生开的止痛药效果不佳,可以联系医生询问是否可以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如换用更强效的止痛药,或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但需确认没有禁忌症)。不要自行加量或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 充分休息: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
📍 为什么必须立即就医?
- 感染和干槽症需要及时处理: 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干槽症需要医生进行清创、上药(如丁香油棉球、碘仿纱条等)并保护创口,拖延可能导致感染扩散、骨愈合不良甚至种植失败。
- 咬合问题需要调整: 医生需要检查咬合,如果确实存在咬合创伤,可能需要调磨修复体或调整咬合关系。
- 神经损伤需要评估: 医生需要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和可能恢复情况,必要时会转诊给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或神经科医生。
- 排除严重并发症: 及时排除血肿、裂开等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
种植牙术后第四天仍然很疼,强烈建议你立即联系你的种植医生并尽快复诊,这很可能超出了正常的术后反应范围,需要专业评估和处理,不要拖延,及时就医是保护你的种植体和口腔健康的关键,在复诊前,注意休息、保持口腔卫生、调整饮食、按需服用止痛药,并密切观察疼痛和伴随症状的变化。
希望你能尽快联系医生,找到疼痛的原因并得到妥善处理,早日恢复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