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是一个需要专业医生团队、精密设备和较长时间周期的复杂过程,旨在恢复缺失牙的功能和美观,其核心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 第一阶段:术前评估与规划 (至关重要)
- 详细问诊与口腔检查:
- 医生会询问你的全身健康状况(如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吸烟史、服药情况等),评估是否适合种植。
- 检查口腔内缺失牙的位置、数量、邻牙情况、咬合关系、口腔卫生状况。
- 影像学检查:
- 口腔曲面断层片: 初步了解全口牙齿、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以及重要的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
- 锥形束CT: 这是种植术前评估的金标准,能提供三维立体图像,精确测量牙槽骨的骨量(高度、宽度、厚度)、骨密度,清晰显示神经管、上颌窦等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帮助医生精准判断是否需要植骨、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尺寸和植入角度。
- 模型分析与设计:
- 取口腔模型(传统印模或口内扫描)。
- 在模型或电脑上进行模拟,设计种植体的最佳植入位置、角度和深度,确保最终修复体的位置、形态和咬合关系理想。
- 制定治疗计划:
- 基于以上所有信息,医生会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包括:
- 是否需要植骨(骨增量)?
- 选择哪种类型的种植系统?
- 手术方案(单阶段或两阶段?是否需要上颌窦提升?)
- 治疗时间表(总时长、各阶段间隔)。
- 费用预估。
- 医生会与你充分沟通,解释方案、预期效果、潜在风险和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 基于以上所有信息,医生会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包括:
🏥 第二阶段:外科手术阶段
- 术前准备:
- 口腔清洁(如洗牙)。
- 必要时进行抗生素预防(如特定情况)。
- 局部麻醉(最常用,确保手术无痛)。
- 严格消毒手术区域。
- 切口与翻瓣:
在缺牙区域的牙槽嵴上做切口,翻开牙龈组织,暴露下方的牙槽骨。
- 备洞:
使用专用种植机(高速手机)和钻头,在牙槽骨上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逐级扩大,制备出与种植体外形匹配的窝洞(骨窝),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精准,避开重要神经血管。
- 种植体植入:
- 将选定的种植体(类似螺钉状的人工牙根)旋入或压入制备好的窝洞中,种植体表面通常有特殊的处理(如喷砂酸蚀)以促进骨结合。
- 关键点: 植入深度、角度、位置必须严格按术前设计执行。
- 缝合:
将牙龈组织复位,缝合伤口。
- 可能的附加手术:
- 引导骨再生: 如果牙槽骨量不足,在种植体周围植入骨粉(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和生物膜,引导新骨生长,增加骨量。
- 上颌窦提升术: 当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高度不足时,可能需要将上颌窦底黏膜推起,在骨膜和黏膜之间植入骨粉,增加骨高度(内提升或外提升)。
- 术后处理:
- 压迫止血。
- 开具术后医嘱(冰敷、用药、饮食注意事项、口腔卫生指导)。
- 安排复查时间。
⏳ 第三阶段:骨结合期 (等待期)
- 骨结合:
- 这是种植牙成功的核心和关键,植入的种植体需要与周围的牙槽骨发生生物性结合,形成稳定的“骨整合”。
- 时间: 通常需要 3-6个月,具体时间取决于:
- 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如糖尿病控制不佳、吸烟会显著影响骨结合速度和质量)。
- 局部骨条件(骨密度、是否植骨)。
- 种植体的表面处理技术。
- 在此期间: 种植体在骨头内是“埋藏”状态,牙龈通常已愈合覆盖,医生会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切勿用该区域咀嚼硬物!
🛠 第四阶段:修复阶段 (安装牙冠)
- 二期手术(如果采用两阶段法):
- 对于某些情况或医生习惯,在骨结合完成后,可能需要再次进行小手术,切开牙龈,暴露埋在骨头里的种植体顶部(基台连接部分)。
- 现在很多系统采用“微创”或“穿龈”设计,可能不需要二期手术,直接进入下一步。
- 取模/扫描:
- 在暴露的种植体顶部安装一个叫做“愈合基台”或“取模基台”的装置,引导牙龈形成理想的形态。
- 待牙龈愈合稳定后(通常1-2周),取印模或进行口内扫描,获取精确的种植体位置和周围软硬组织的模型数据。
- 制作牙冠:
- 技师根据模型和医生的要求,制作最终的修复体(牙冠),牙冠可以是:
- 全瓷冠: 最常见,美观自然,生物相容性好。
- 烤瓷冠: 内层金属(或氧化锧)+外层瓷,强度较高,但可能影响牙龈颜色。
- 全锆冠: 整体为氧化锆,强度高,美观。
- 制作过程需要1-2周。
- 技师根据模型和医生的要求,制作最终的修复体(牙冠),牙冠可以是:
- 试戴与粘接/螺丝固位:
- 牙冠制作完成后,患者试戴,检查:
- 密合度: 与牙龈边缘是否贴合紧密。
- 咬合关系: 上下牙咬合是否精准、无干扰、无早接触。
- 美观效果: 颜色、形态、大小是否与邻牙协调。
- 确认满意后,医生将牙冠:
- 粘接固位: 使用专用粘接剂将牙冠粘接在基台上(最常见)。
- 螺丝固位: 用螺丝将牙冠固定在基台上(多用于后牙或复杂修复体),螺丝孔可能用树脂封闭。
- 牙冠制作完成后,患者试戴,检查:
- 完成与复查:
- 清洁口腔,完成最终修复。
- 医生会再次检查咬合,进行必要的调磨。
- 安排术后复查(通常1周、1个月、3个月、半年、1年,之后每年复查),检查种植体周围状况、牙龈健康、咬合情况等。
📌 重要补充说明
- 个体差异: 以上步骤是标准流程,但具体到每个人,步骤和时间会有很大差异。
- 如果骨量严重不足,可能需要先进行复杂的植骨手术,等待几个月骨长好后再植入种植体,总时间会延长。
- 对于前牙区,有时为了美观,会制作临时牙冠在手术时或骨结合后期戴入(即刻负重或早期负重),但这需要非常严格的适应症和条件。
- 全口无牙颌种植(如All-on-4/6技术)步骤更复杂,但核心原理相同。
- 微创技术: 现代种植技术越来越微创,如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微创手术、即刻种植(拔牙后立即植入种植体,需严格适应症)、即刻负重(在种植体植入后短期内戴入临时牙冠负重),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治疗周期,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
- 术后维护: 种植牙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手术,更在于长期、精心的维护,必须像对待真牙一样,每天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刷、定期(至少每年1-2次)到口腔科进行专业洁牙和检查,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种植牙的“牙周病”)。
- 医生选择: 种植牙是高度依赖医生技术和经验的专业项目,务必选择有资质、经验丰富的口腔种植专科医生或正规口腔机构进行咨询和治疗。
种植牙是一个“规划-手术-等待-修复”的漫长过程,核心在于精密的术前规划、成功的外科手术和至关重要的骨结合期。 整个过程通常需要几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时间,但最终获得的是一个功能强大、美观自然的“第三副牙齿”,大大提升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在决定种植前,务必与你的医生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所有细节和可能的变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