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戴着假牙还能矫正牙齿吗?

有假牙的情况下进行牙齿矫正是一个复杂且需要高度专业评估的问题,矫正方案完全取决于你假牙的类型、位置、剩余牙齿的状况、你的矫正目标以及口腔的整体健康状况。

戴着假牙还能矫正牙齿吗?-图1

核心原则: 矫正牙齿(正畸)的目标是移动牙齿到理想位置,而假牙(无论是活动假牙、固定桥还是种植牙)本身是“固定”的(或需要摘戴的),直接在假牙上施加正畸力通常不可行或风险极高,策略通常是:

  1. 矫正剩余的真牙。
  2. 调整假牙的位置(在特定情况下且需谨慎)。
  3. 在矫正结束后,制作新的、更合适的假牙或修复体。

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假牙的矫正思路和注意事项:

🦷 一、 活动假牙(可摘局部义齿)

  • 矫正目标: 通常是矫正剩余的真牙,使其与活动假牙的基托和卡环(挂钩)更匹配,或者为未来安装更稳定的假牙(如种植牙)创造条件。
  • 矫正方式:
    • 传统托槽矫正(钢牙/陶瓷牙套):
      • 托槽粘接: 托槽只能粘在剩余的真牙上,不能粘在活动假牙的基托或人工牙上。
      • 弓丝作用: 弓丝通过粘在真牙上的托槽施加力量,移动真牙,活动假牙在矫正期间通常需要暂时摘除,以免干扰矫正力量或被矫正器损坏。
      • 卡环/附件: 有时可以在活动假牙的基托上设计特殊的临时卡环或附件,让矫正器(如隐形牙套的附件)能间接对真牙施加轻微力量或辅助定位,但这需要正畸医生和修复医生密切合作设计。
    • 隐形矫正(如隐适美、时代天使):
      • 方案设计: 正畸医生在设计方案时,会明确标示出活动假牙的位置,软件会避免在假牙区域设计需要施加力量的附件或移动路径。
      • 附件: 可能在活动假牙周围的真牙上设计一些小的“附件”,帮助隐形牙套更精准地移动真牙,附件粘在真牙上。
      • 摘戴: 进食和清洁时需要摘下活动假牙和隐形牙套,矫正期间活动假牙的佩戴需遵医嘱,通常在需要时(如吃饭)才戴。
      • 最终效果: 矫正结束后,可能需要根据移动后的真牙位置,重新制作或调整活动假牙,使其更贴合。
  • 关键点:
    • 活动假牙本身不参与移动,矫正只针对真牙。
    • 需要正畸医生和修复医生共同制定计划,确保矫正后假牙能良好适配。
    • 矫正期间活动假牙的使用需谨慎,遵医嘱。

🦷 二、 固定桥(由两侧真牙支撑,中间是假牙)

  • 矫正目标:
    • 移动固定桥两侧的基牙(支撑牙)
    •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固定桥设计允许且牙周条件极佳,尝试非常轻微地移动整个桥体(风险极高!)。
    • 为未来拆除固定桥、种植牙或制作新修复体创造条件。
  • 矫正方式:
    • 传统托槽矫正:
      • 托槽粘接: 托槽只能粘在固定桥两侧的基牙(真牙)上。绝对不能粘在桥体(假牙部分),因为桥体没有牙根,无法承受正畸力,会导致粘接失败、桥体松动甚至脱落。
      • 移动基牙: 通过粘在基牙上的托槽施加力量,移动基牙,移动基牙时,固定桥作为一个整体也会被轻微带动,但这种移动是被动且有限的,主要目标是移动基牙本身。
      • 风险: 移动基牙时,施加在桥体上的力量可能导致基牙牙周负担加重、牙根吸收风险增加,移动幅度必须严格控制。
    • 隐形矫正:
      • 方案设计: 软件会识别固定桥区域,避免在桥体上设计附件或移动路径,力量主要施加在基牙及其邻牙上。
      • 附件: 在基牙和邻牙上设计附件辅助移动。
      • 移动限制: 对固定桥整体的移动能力非常有限,主要还是移动基牙。
  • 关键点:
    • 固定桥的桥体(假牙部分)本身不能被主动移动,矫正只能作用于其两侧的基牙。
    • 移动基牙时,固定桥会受到额外的应力,牙周健康和基牙的强度是关键,需要密切监控。
    • 矫正结束后,可能需要拆除旧固定桥,根据新的牙齿位置制作新的固定桥或选择其他修复方式(如种植牙),直接在矫正后的基牙上重做固定桥有时可行,但需评估基牙位置是否理想。

🦷 三、 种植牙(人工牙根+牙冠)

  • 矫正目标:
    • 移动种植牙周围的天然牙
    • 极其特殊且谨慎的情况下,尝试移动种植牙本身(风险极高,需严格适应症和专家评估)。
    • 调整咬合关系。
  • 矫正方式:
    • 传统托槽矫正:
      • 托槽粘接: 托槽只能粘在种植牙周围的天然牙上。绝对不能粘在种植牙的牙冠上,因为种植体与骨的结合方式(骨整合)与天然牙不同,牙冠也不是为承受正畸力设计的,会导致粘接失败、牙冠损坏甚至种植体松动。
      • 移动天然牙: 通过粘在天然牙上的托槽施加力量,移动天然牙,移动天然牙时,种植牙作为支抗,可能会受到轻微的间接影响(如咬合变化),但种植牙本身不被主动移动
      • 移动种植牙(罕见且高风险):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种植体植入位置不佳且需要移动,正畸医生可能会尝试在种植体上粘接特殊设计的托槽附件,施加非常轻柔、持续的力量,但这需要:
        • 种植体植入在良好的骨量区域。
        • 种植体无松动
        • 力量控制极其精确,过大力量会导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松动失败。
        • 通常需要骨增量手术配合。
        • 风险很高,成功率有限,需由经验丰富的正畸和种植专家团队评估决定。
    • 隐形矫正:
      • 方案设计: 软件会避开种植牙区域,不设计附件或移动路径,力量作用于天然牙。
      • 附件: 在种植牙周围的天然牙上设计附件。
      • 移动种植牙: 同样罕见且高风险,隐形牙套对种植牙施加移动的能力更弱。
  • 关键点:
    • 种植牙的牙冠本身不能被主动移动,矫正主要作用于其周围的天然牙。
    • 尝试移动种植体是高风险操作,必须严格评估并由顶尖专家团队操作。 绝大多数情况下,矫正不涉及移动种植体本身。
    • 矫正结束后,种植牙的牙冠可能需要重新制作,以适应周围牙齿移动后的新位置和咬合关系。

🦷 四、 全口假牙(无牙颌)

  • 矫正目标: 在无牙颌的情况下,矫正的目标通常不是移动牙齿(因为没有真牙),而是:
    • 调整全口假牙的基托形态和边缘,改善固位和稳定。
    • 通过种植体支持来增强假牙的固位力(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或固定义齿)。
    • 如果牙槽骨条件允许且有少量残留牙根,可能进行根尖牵引或压低等操作(非常罕见且复杂)。
  • 矫正方式:
    • 传统正畸: 在无真牙的情况下,传统托槽矫正没有应用空间。
    • 种植体支持的正畸/修复:
      • 种植体作为支抗: 在牙槽骨中植入种植体,利用种植体作为稳定的支抗,来调整全口假牙的基托形态或辅助定位(在制作新假牙时利用种植体引导基托边缘)。
      • 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固定义齿: 这是最常见的解决方案,植入种植体后,制作能“扣”在种植体上的假牙(覆盖义齿)或直接固定在种植体上的牙桥(固定义齿),极大地改善固位和功能,这本身也是一种“矫正”效果的体现,但不是移动牙齿。
  • 关键点:
    • 全口假牙矫正的核心是改善修复体的适配性和功能,而非移动牙齿。
    • 种植体是解决全口假牙固位问题的关键手段,常与正畸理念结合用于修复设计。

📌 总结与重要建议

  1. 必须进行专业评估: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有假牙的情况下矫正牙齿,情况复杂多变,你需要找一位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
    • 拍摄全景片、头颅侧位片(必要时CBCT)。
    • 评估牙周健康状况(牙龈、牙槽骨)。
    • 检查假牙的类型、材料、固位情况、与剩余牙齿的关系。
    • 明确你的矫正目标(改善美观?调整咬合?为种植做准备?)。
    • 评估剩余牙齿的移动潜力和风险。
  2. 多学科协作: 这种情况往往需要正畸医生、修复医生(制作假牙的医生)、牙周医生甚至种植专家共同会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正畸医生负责移动牙齿,修复医生负责评估和调整假牙或制作新假牙,牙周医生确保牙周健康支持移动。
  3. 风险与预期:
    • 移动有假牙支撑的牙齿(基牙、邻牙)风险相对较高,可能导致基牙负担加重、牙根吸收、牙周问题。
    • 尝试移动假牙本身(固定桥桥体、种植牙、全口假牙)风险极高,成功率有限,需严格适应症。
    • 矫正结束后,几乎总是需要重新制作或调整假牙/修复体,以适应牙齿移动后的新位置。
  4. 替代方案: 有时,矫正的风险和复杂性可能大于收益,医生可能会建议:
    • 优先进行修复治疗: 通过种植牙直接修复缺失牙,可能比尝试移动牙齿后重新做假牙更简单、风险更低。
    • 利用修复手段改善外观和功能: 如通过牙冠、贴面、重新制作活动假牙等方式调整位置,而不是移动牙齿。
    • 接受现状: 如果假牙功能良好且美观可接受,矫正可能不是必需的。

有假牙并非绝对不能矫正牙齿,但必须极其谨慎,并寻求专业正畸医生和修复医生的联合评估与治疗,方案高度个体化,需要根据你的具体假牙类型、口腔状况和期望目标来制定,切勿自行尝试或找不熟悉复杂情况的医生操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