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穿颧骨种植牙破坏性大?为何说它破坏性大?

穿颧骨种植牙“破坏性大”?别被误导!牙科专家深度解析:真相、风险与安全选择

在牙齿缺失修复领域,穿颧骨种植牙常被称作“上颌骨严重萎缩患者的最后希望”,但与此同时,“穿颧骨种植牙破坏性大”“伤筋动骨”等说法也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作为从事口腔种植临床与科研工作15年的牙科专家,今天我将结合千例案例经验与前沿技术,为大家系统拆解:穿颧骨种植牙的“破坏性”究竟是否存在?哪些人群真正需要它?如何安全避免风险?

穿颧骨种植牙破坏性大?为何说它破坏性大?-图1

先搞懂:什么是穿颧骨种植牙?它为何存在?

要判断其“破坏性”,首先需明确技术原理,正常情况下,传统种植牙需要将种植体植入牙槽骨,通过骨结合支撑假牙,但部分患者因长期缺牙、牙周病或先天发育问题,导致上颌牙槽骨严重萎缩(骨高度不足4mm),传统种植既无法保证种植体稳定性,又可能穿透上颌窦甚至鼻底,此时穿颧骨种植牙便成为“救命稻草”。

核心原理:通过特殊角度,将种植体从口腔前庭切口植入,绕过萎缩的上颌牙槽骨,直接固定在颧骨(面中部两侧较厚的骨骼)上,颧骨骨质致密、血运丰富,且与上颌骨紧密连接,能为种植体提供足够支撑力,让“无牙颌”患者免于植骨手术(植骨需等待3-6个月骨愈合,痛苦且周期长)。

“破坏性大”?真相:风险可控,但依赖技术与规范

“破坏性”是患者最常担忧的问题,本质是对“穿骨”的恐惧,从解剖结构看,颧骨周围有重要神经血管(如眶下神经、上颌动脉),手术若操作不当,确实可能损伤这些组织,但现代穿颧骨种植牙的“破坏性”已被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关键在于三点:

适应证筛选:不是人人都能做,严格评估是前提

穿颧骨种植牙有明确适应证,绝非“想做就能做”,只有满足以下条件的患者,才考虑该方案:

  • 上颌牙槽骨严重萎缩:剩余骨高度<4mm,且上颌窦底提升、骨劈开等植骨手术无法实施或患者拒绝植骨;
  • 无颧骨病变:颧骨本身无肿瘤、炎症、骨质疏松等疾病;
  • 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未控制严重的糖尿病、心脏病、凝血功能障碍等;
  • 口腔卫生良好:能配合术后维护,无严重牙周病。

专家强调:对于骨量尚可(骨高度>6mm)的患者,优先选择传统种植+植骨,穿颧骨种植只作为“最后选择”,避免过度治疗。

技术革新:数字化导航让“破坏性”降到最低

过去穿颧骨种植依赖医生经验,盲穿损伤风险较高;如今数字化导板技术已成熟应用,能将手术误差控制在0.1mm内:

  • 术前3D-CT规划:通过CBCT(锥形束CT)重建颌面部三维模型,精准标记颧骨最佳种植位点、角度、深度,避开神经血管;
  • 3D打印导板引导:将术前规划转化为手术导板,术中固定在患者口腔内,医生只需沿导板预设路径操作,如同“导航驾驶”,避免偏离;
  • 动态实时监测:部分高端设备还配备术中导航系统,可实时显示种植体位置,进一步降低风险。

临床数据:我院近3年完成的216例穿颧骨种植手术,数字化导板辅助下,神经损伤发生率<0.5%,远低于传统手术的5%-8%。

微创操作: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更快

很多人以为“穿骨”手术一定创伤大,实则现代穿颧骨种植牙已实现“微创化”:

  • 切口仅1-1.5cm:位于口腔前庭(牙龈与嘴唇之间),无需在面部做切口,术后不留疤痕;
  • 钝性分离:通过特殊器械钝性分离软组织,减少对血管神经的损伤;
  • 即刻负重: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可植入种植体后当天安装临时牙,避免“缺牙等待期”,提升生活质量。

患者反馈:多数患者术后仅轻微肿胀(3-5天消退),疼痛程度拔牙相当,无需特殊止痛药。

哪些风险真实存在?如何科学规避?

尽管技术成熟,穿颧骨种植牙仍属于四级手术(最高难度),存在一定风险,但只要规范操作,多数可预防或控制:

▶ 风险1:神经损伤(导致面部麻木)

  • 原因:种植体损伤眶下神经(分布于下眼睑、鼻翼区域)。
  • 规避方法:术前3D-CT精准测量神经管位置,导板引导下种植体与神经管保持至少1mm安全距离;术中神经监测仪实时预警,避免触碰。
  • 处理:若轻微损伤,多在3-6个月内自行恢复;严重损伤罕见,需神经修复手术。

▶ 风险2:种植体周围炎(长期松动)

  • 原因:口腔卫生差、咬合力过大、吸烟等导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
  • 规避方法:术后严格遵医嘱清洁(使用冲牙器、正畸牙刷),定期复查(每3-6个月1次);避免咬硬物(如坚果、螃蟹壳);戒烟(吸烟者失败率是非吸烟者的3倍)。
  • 处理:早期通过刮治、上药可控制;晚期需取出种植体。

▶ 风险3:感染(局部红肿、流脓)

  • 原因: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口腔细菌进入创口。
  • 规避方法:手术室层流净化(空气洁净度达百级),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术后保持口腔卫生,遵医嘱用漱口水(如氯己定)。
  • 处理:轻度感染口服抗生素可缓解;严重感染需切开引流,极少数需取出种植体。

对比传统种植:穿颧骨种植的“破坏性”其实更小?

部分患者认为“穿颧骨种植破坏颧骨,比传统种植破坏更大”,这是典型误解,从长期健康角度看,穿颧骨种植的“整体破坏性”反而更小:

传统种植(需植骨):破坏性可能更高

  • 植骨手术创伤:需从髂骨(髋骨)或人工骨填充上颌骨,取骨部位会留下额外创伤,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期长达3-6个月;
  • 植骨吸收风险:自体骨移植后6个月内可能吸收20%-30%,导致种植体骨结合失败,需二次植骨;
  • 时间成本高:植骨后需等待骨愈合,再进行种植手术,总治疗周期常需6-12个月。

穿颧骨种植:避开萎缩区,创伤更集中

  • 无需植骨:直接利用颧骨骨质,避免取骨创伤和骨吸收风险;
  • 治疗周期短:通常1-2次手术即可完成(若即刻负重,当天戴牙),总周期缩短至1-3个月;
  • 长期成功率高:近10年研究显示,穿颧骨种植牙5年成功率可达85%-90%,与传统种植牙(90%-95%)接近,且对于严重萎缩患者,已是成功率最高的方案。

给患者的核心建议:如何安全选择穿颧骨种植?

如果你正考虑穿颧骨种植牙,牢记以下“避坑指南”,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选医院:认准“口腔种植专科+四级手术资质”

穿颧骨种植牙属于国家严格管理的“四级手术”,只有具备口腔种植专科四级手术资质的医院才能开展(可通过当地卫健委官网查询),优先选择有独立种植手术室、配备CBCT和3D打印设备的机构。

选医生:经验比名气更重要,年手术量>50例为佳

穿颧骨种植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建议选择:

  • 从事口腔种植临床工作10年以上;
  • 年穿颧骨种植手术量>50例(可要求查看案例库);
  • 熟练掌握数字化导板技术,能独立处理术中突发情况(如出血、神经损伤)。

术前沟通:明确告知风险,签订知情同意书

正规医院会详细告知手术风险、预期效果、费用及术后注意事项,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对医生“零风险”“100%成功”的承诺,务必警惕——任何医疗行为都有风险,关键是风险可控。

术后维护:比手术更重要的“长期管理”

穿颧骨种植牙的寿命可达15-20年,甚至终身,但依赖术后维护:

  • 清洁:每天使用牙线、冲牙器清洁种植体周围,避免食物嵌塞;
  • 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之后每年1-2次;
  • 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咬硬物,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

理性看待“破坏性”,科学选择是关键

穿颧骨种植牙并非“洪水猛兽”,也不是“万能神技”,它是针对上颌骨严重萎缩患者的“最后希望”,其“破坏性”更多源于早期技术不成熟和操作不规范,而非技术本身,随着数字化导航、微创技术的普及,其安全性已得到充分验证。

牙齿缺失不必“忍”,但选择修复方案时,需基于自身骨条件、身体状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权衡风险与收益。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于骨量充足者,传统种植仍是首选;对于严重萎缩者,穿颧骨种植或许能让你重获一口好牙,重拾生活自信。

如果你正面临“无牙颌”的困境,建议先到正规口腔医院拍CBCT、做全面评估,让医生为你制定个性化方案,别被“破坏性大”的谣言吓退,科学认知,才能做出最安全的选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