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什么情况下必须取出?取出手术复杂吗?术后恢复要注意什么?

取出种植牙(即种植体)是一个重大且复杂的手术,通常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进行,它不是常规操作,需要非常谨慎地评估利弊。

种植牙什么情况下必须取出?取出手术复杂吗?术后恢复要注意什么?-图1

以下是关于取出种植牙的关键信息:

🧩 一、为什么需要取出种植牙?(主要适应症)

  1. 种植体周围炎: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周病,细菌感染导致支撑种植体的牙槽骨吸收、种植体松动、疼痛、甚至脓肿,如果感染严重且无法通过非手术治疗(如深度刮治、抗生素、激光治疗等)控制,可能需要取出感染种植体。
  2. 种植体失败/松动:
    • 骨整合失败: 种植体植入后未能成功与牙槽骨牢固结合(骨结合失败),导致种植体在愈合期或使用期初期就出现明显松动。
    • 机械并发症: 种植体本身断裂、基台或螺丝松动/断裂且无法修复。
    • 过载: 咬合力过大、设计不合理或咬合干扰导致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和松动。
  3. 种植体位置或方向严重不当: 种植体植入位置、角度或深度严重偏离理想位置,导致修复体(牙冠)无法制作、美观效果极差、功能不良、或者长期刺激周围软硬组织。
  4. 种植体与神经或重要结构冲突: 种植体植入时过于靠近下牙槽神经管或上颌窦,导致持续性疼痛、麻木(下唇、牙龈)、或反复的上颌窦炎,且无法通过调整修复体或保守治疗解决。
  5. 严重的软组织问题: 种植体周围的牙龈组织长期红肿、出血、退缩、增生或形态不佳,影响美观和健康,且无法通过牙周手术或软组织移植解决。
  6. 全身健康状况变化: 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影响骨愈合或增加感染风险的全身性疾病(如未控制的严重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恶化、某些头颈部放疗后、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等),使得保留种植体变得不安全或不可能。
  7. 美学需求无法满足: 在某些复杂的美学区域,如果种植体位置或方向导致最终修复体无法达到患者和医生共同认可的美学标准,且没有其他修复方案(如相邻牙修复),可能需要取出重新植入。
  8. 患者主观要求: 极少数情况下,患者因无法忍受种植体的异物感、持续的不适感(即使检查无明确问题)、或对种植体本身有严重心理排斥,强烈要求取出,医生需要充分沟通风险和后果。

⚠ 二、取出种植牙的挑战和风险

  1. 手术难度大: 成功骨整合的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紧密结合,如同“长在骨头里”,取出时需要强力旋转和/或敲击才能将其从骨中分离出来,这本身就会对周围的骨组织造成显著创伤和破坏
  2. 骨量损失严重: 取出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带走一部分牙槽骨,导致种植窝洞扩大、骨壁变薄甚至骨折,这会大大增加后续重新种植的难度,可能需要复杂的骨增量手术(如植骨、引导骨再生)来恢复足够的骨量。
  3. 神经损伤风险: 尤其在下颌后牙区,靠近下牙槽神经管,取出过程有损伤神经导致下唇、牙龈长期麻木的风险。
  4. 上颌窦穿孔风险: 在上颌后牙区,靠近上颌窦,取出不当可能导致上颌窦穿孔,引发感染或长期鼻漏。
  5. 感染扩散风险: 如果取出原因是感染,手术操作可能将细菌带入血液循环或扩散到周围组织,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术后抗生素使用。
  6. 术后并发症多: 疼痛、肿胀、出血、感染、伤口裂开、骨愈合不良等风险比常规种植手术高。
  7. 费用高昂: 取出手术本身费用不菲,后续往往还需要骨增量手术和再次种植,总费用非常高。
  8. 时间成本高: 取出、骨愈合(通常需要4-6个月甚至更久)、再次种植、再次骨愈合、最终戴牙,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

🏥 三、取出手术的过程(

  1. 全面评估:
    • 临床检查: 检查种植体松动度、牙龈状况、咬合、有无瘘管等。
    • 影像学检查: 必须拍摄CBCT(锥形束CT),精确评估种植体位置、方向、与周围重要结构(神经、上颌窦)的关系、骨吸收程度、种植体与骨结合情况(是否有骨包绕),X光片通常不够。
    • 诊断模型: 研究咬合关系。
    • 血液检查(必要时): 评估全身健康状况和感染指标。
  2. 制定手术计划: 基于评估结果,确定取出的具体方法(专用取出工具、超声骨刀等)、是否需要同期或分期骨增量、修复方案等。
  3. 手术实施(通常在局麻下进行):
    • 切开牙龈,翻瓣,充分暴露种植体。
    • 使用专用种植体取出器械(如反扭矩扳手、专用取出套筒、超声骨刀等)尝试松动并旋出种植体,对于骨结合牢固的种植体,可能需要较大的力量和技巧,甚至需要少量去除周围骨组织。
    • 彻底清创: 清除感染组织、肉芽组织、碎屑,彻底冲洗创口。
    • 处理骨缺损: 根据缺损情况,决定是自然愈合、引导骨再生、还是立即植入骨移植材料。
    • 缝合牙龈: 关闭伤口。
  4. 术后护理:
    • 术后24小时内冰敷。
    • 术后几天内注意口腔卫生(漱口、轻柔刷牙)。
    • 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
    • 避免患侧咀嚼。
    • 按时复诊拆线、复查愈合情况。

🔁 四、取出后的替代方案

取出种植体后,需要根据口腔具体情况和患者需求选择修复方式:

  1. 再次种植: 这是最理想的方案,但前提是骨量充足或能够成功进行骨增量,需要等待骨缺损区完全愈合(通常3-6个月或更长)。
  2. 传统固定桥: 利用相邻的健康牙齿作为基牙来支撑缺失牙的桥体,需要磨小相邻牙齿。
  3. 活动义齿(假牙): 可摘戴的假牙,依靠基托和卡环(或附着体)固位,美观和舒适度通常不如种植牙或固定桥。
  4. 不做修复: 留下缺牙间隙,可能导致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咀嚼功能下降、发音问题、美观影响等。

📌 五、重要建议

  1. 务必寻求专业口腔种植医生评估: 不要自行决定或找非专业医生操作。 只有经验丰富的种植医生才能准确判断取出是否必要、评估取出难度和风险、制定最佳方案。
  2. 充分沟通: 与医生详细讨论取出的原因、必要性、手术风险、预期结果、后续修复方案(尤其是再次种植的可能性和难度)、费用、时间周期,确保你完全理解所有信息。
  3. 优先考虑保守治疗: 在决定取出前,务必尝试所有可能的非手术治疗和修复调整方案(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调整咬合、更换基台/螺丝、软组织手术等),取出是最后的选择。
  4. 管理期望: 理解取出手术的创伤性、骨量损失的可能性、后续修复的复杂性和高成本。

取出种植牙是一项创伤大、风险高、费用昂贵、周期长的最终手段,它只在种植体存在严重问题且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解决时才考虑,如果你对自己的种植牙有任何疑虑或不适,请立即预约你的种植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共同探讨最合适的处理方案,保护你的口腔健康是首要任务,专业医生的指导至关重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