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种植体掉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种植牙种植体(即植入牙槽骨内的“人工牙根”)掉落或松动,通常意味着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之间未能形成牢固的骨结合,或者骨结合已经遭到了破坏,这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

种植牙种植体掉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图1

导致种植体掉落或松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类:

🦷 一、生物因素(最常见)

  1. 种植体周围炎:

    • 原因: 这是导致种植体失败和松动最主要的原因,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周炎,是由于口腔卫生维护不当,导致种植体周围(牙龈沟内)堆积菌斑、牙结石,引发炎症反应。
    • 后果: 炎症破坏支撑种植体的牙槽骨,导致骨吸收,当骨吸收到一定程度,种植体就会失去支撑而松动、脱落。
    • 诱因: 吸烟(尼古丁严重影响骨结合和伤口愈合)、糖尿病控制不佳、免疫力低下、口腔卫生习惯差、有牙周病史。
  2.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 原因: 仅累及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牙龈),未造成骨吸收。
    • 后果: 虽然通常不会直接导致种植体掉落,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控制,炎症可能向下蔓延,发展为种植体周围炎,最终导致骨吸收和种植体失败。
  3. 感染:

    • 手术中感染: 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将细菌带入种植窝。
    • 术后感染: 术后护理不当、口腔卫生差、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
    • 邻近组织感染扩散: 如邻牙根尖周炎、上颌窦炎等扩散至种植区域。
    • 后果: 感染会直接破坏骨结合,导致种植体松动、脱落,甚至形成脓肿。
  4. 异物反应:

    • 原因: 极少数情况下,患者对种植体材料(主要是钛合金)或其表面的涂层产生过敏或排斥反应。
    • 后果: 导致局部慢性炎症,破坏骨结合。

⚙ 二、机械因素

  1. 咬合力过大或异常咬合:

    • 原因: 种植牙修复体(牙冠)设计不当(过高、过陡、没有咬合平衡)、夜磨牙或紧咬牙、意外咬到硬物(如骨头、坚果壳)、种植体位置不佳导致受力不均。
    • 后果: 过大的或方向异常的咬合力会干扰甚至破坏正在进行的骨结合过程,或者对已经形成的骨结合造成过大的机械负荷,导致种植体周围骨微骨折、吸收,最终松动脱落。
  2. 修复体问题:

    • 原因: 种植牙的基台或牙冠松动、破损、脱落,导致种植体长期承受异常力量或失去保护。
    • 后果: 异常力量直接作用于种植体-骨界面,加速骨吸收和松动。
  3. 种植体折断:

    • 原因: 种植体本身材料缺陷或设计问题(罕见),或者受到超过其承受极限的外力撞击。
    • 后果: 种植体本身断裂,必然导致其松动或脱落。

🏥 三、手术相关因素

  1. 初期稳定性不足:

    • 原因: 医生在手术时,种植体植入后获得的机械稳定性(即种植体与骨组织紧密贴合的程度)不够,可能是因为:
      • 骨质条件差(骨量严重不足、骨质疏松严重)。
      • 种植体选择不当(直径或长度不够)。
      • 种植窝预备不当(直径过大、形态不规则)。
      • 骨挤压技术使用不当。
    • 后果: 初期稳定性是骨结合成功的关键前提,稳定性不足,血凝块难以形成和稳定,成骨细胞无法附着和生长,骨结合无法建立或失败。
  2. 手术创伤过大:

    • 原因: 翻瓣范围过大、时间过长、产热过多(钻头转速过高、未充分冷却)、粗暴操作导致骨组织坏死。
    • 后果: 过度损伤骨组织和周围软组织,影响血供,干扰骨愈合过程。
  3. 种植体位置或方向不佳:

    • 原因: 手术计划不周,种植体植入位置过靠近邻牙、神经管、上颌窦,或者角度不当导致修复困难或受力异常。
    • 后果: 可能导致修复体无法制作或制作不良(咬合问题),或者种植体处于受力不利的位置,长期受力异常导致松动。
  4. 骨量不足未处理:

    • 原因: 在骨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未进行必要的植骨手术(如上颌窦提升、骨劈开、骨引导再生等)就直接种植。
    • 后果: 种植体周围缺乏足够的骨支持,无法形成稳固的骨结合。

🧬 四、全身健康因素

  1. 未控制的全身性疾病:

    • 原因: 严重的、未得到良好控制的糖尿病(影响伤口愈合和免疫反应)、骨质疏松(影响骨密度和质量)、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等。
    • 后果: 这些疾病会显著影响骨组织的愈合能力、免疫防御能力和骨代谢,大大增加种植失败和种植体松动的风险。
  2. 吸烟:

    • 原因: 尼古丁是种植体失败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它导致血管收缩,减少骨和牙龈组织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 后果: 显著降低骨结合成功率,增加种植体周围炎和种植体失败的风险。
  3. 药物影响:

    • 原因: 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骨转移癌等)可能增加颌骨坏死风险(虽然主要与拔牙或手术相关,但种植手术也是风险因素),某些抗凝药物可能增加术中术后出血风险。
    • 后果: 可能影响骨愈合或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

🧼 五、术后护理因素

  1. 口腔卫生维护不当:

    • 原因: 患者没有按照医嘱认真清洁种植体周围的区域,使用错误的工具或方法。
    • 后果: 菌斑堆积,引发种植体周围炎,最终导致骨吸收和种植体松动。
  2. 过早或不当负重:

    • 原因: 在医生建议的愈合期内(通常是3-6个月,甚至更长)过早使用种植牙咀嚼硬物,或者在骨结合未完全建立时就安装了临时修复体并承受了较大咬合力。
    • 后果: 干扰骨结合过程,导致种植体松动。
  3. 不良习惯:

    • 原因: 咬硬物(如冰块、笔)、咬开酒瓶盖、用种植牙当工具等。
    • 后果: 对种植体造成过大的、非正常的机械负荷,导致松动或折断。

📌 总结与关键点

  • 种植体松动/脱落的核心问题在于骨结合失败或破坏。
  • 种植体周围炎(主要由感染和不良卫生引起)是最常见的原因。
  • 吸烟、糖尿病控制不佳、骨质条件差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 手术技术(初期稳定性、创伤控制)至关重要。
  • 咬合力异常和修复体问题也是重要诱因。
  • 全身健康状况和术后护理对种植长期成功影响巨大。

🛡 如何预防?

  1. 选择经验丰富、资质齐全的口腔种植医生和正规医疗机构。
  2. 术前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CBCT、全景片、全身健康状况评估),制定周密的治疗计划。 如骨量不足,需先行植骨。
  3. 严格戒烟(至少术前术后一段时间内)。
  4. 积极控制全身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
  5. 严格遵循术后医嘱:
    •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使用种植体专用牙刷、牙线、冲牙器等)。
    • 遵守饮食限制(愈合期避免咀嚼硬物)。
    • 按时复诊(医生能早期发现问题)。
  6. 定期进行种植体专业维护和检查(通常建议每半年到一年一次)。
  7. 及时处理修复体松动或问题。

如果发现种植牙出现松动、疼痛、咬合异常、牙龈红肿出血或脱落迹象,务必立即联系你的种植牙医生,进行及时的诊断和处理,早期干预可能挽救种植体,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