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能用患者自己脱落的牙齿来充当种植体材料吗?

种植牙能用掉了的牙齿”,这个说法不正确,并且存在严重误解,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

种植牙能用患者自己脱落的牙齿来充当种植体材料吗?-图1

🦷 1. 种植牙的核心是“人工牙根”

  • 种植牙的结构: 一个完整的种植牙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 种植体: 这是植入牙槽骨内的部分,相当于人工牙根,它通常由纯钛或钛合金制成,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能与人体组织良好结合,不产生排异反应)。
    • 基台: 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中间连接件。
    • 牙冠: 我们能看到的部分,用于咀嚼和美观,通常由全瓷、烤瓷或金属烤瓷等材料制成。
  • 关键点: 种植体(人工牙根)是种植牙成功的基础,它必须是坚固、稳定、能与骨组织结合(骨结合)的人工材料制成。

❌ 2. 为什么不能用“掉了的牙齿”作为种植体?

  • 材料与强度问题: 天然牙齿(包括你脱落的牙齿)虽然看起来坚固,但其内部结构复杂(有牙本质、牙釉质、牙髓腔),强度和稳定性远不如专门设计的、经过高强度处理的纯钛或钛合金种植体,天然牙无法承受种植体在骨内所需的长期稳定性和咀嚼力。
  • 生物相容性与排异反应: 脱落的牙齿属于异体组织(来自你自己的身体,但已脱离),当它被重新植入到牙槽骨或其他部位时:
    • 无法存活: 脱落的牙齿已经失去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无法像活体组织一样存活。
    • 吸收与降解: 天然牙会被身体视为异物,逐渐被吸收、分解、液化,最终消失,这会导致植入区域塌陷、感染。
    • 强烈的排异反应: 即使是自体组织(自己的牙齿),在脱离原位后重新植入,也可能引发免疫系统的排异反应,导致炎症、疼痛、植入失败。
  • 感染风险: 脱落的牙齿表面和内部可能附着大量细菌,将其植入体内,极易引发严重的局部感染(如骨髓炎),甚至导致全身性感染。
  • 无法实现骨结合: 种植牙成功的核心是种植体表面能与牙槽骨发生骨结合,即骨细胞长入种植体表面的微观结构中,形成牢固的生物学固定,天然牙表面没有促进骨结合的特性,相反,其有机成分会阻碍骨结合,最终导致种植松动失败。
  • 保存与处理问题: 脱落的牙齿通常无法立即进行无菌处理和保存,以满足外科植入的要求,即使能做到,其内在结构也不适合作为植入体。

🧐 3. 可能的误解来源

  • 混淆“牙冠”与“种植体”: 可能有人听说过可以用自己的牙齿(比如拔除的智齿)制作牙冠(即修复体部分),但这和用其作为种植体(人工牙根)有本质区别,制作牙冠需要专业的牙科技工室,对牙齿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雕刻和上瓷等工艺,最终成品是一个用于覆盖在基台或天然牙上的修复体,而不是植入骨内的部分。
  • 历史上的尝试: 在现代种植牙技术(特别是纯钛种植体和骨结合理论)成熟之前,确实有过各种尝试用异体牙(如动物牙、他人牙齿)或自体牙(如拔除的健康牙)移植来替代缺失牙,但这些方法成功率极低、并发症多(感染、吸收、排异、失败),早已被安全、有效、可预测的现代种植牙技术所取代。
  • 对“自体”的误解: 有人可能认为“自己的东西”用在身上最好,但关键在于,脱离了原有生命支持系统(血液供应)的器官或组织,其生物学特性已经改变,不再适合作为活体组织移植,更不适合作为需要长期承受机械应力的植入体。

✅ 4. 正确的种植牙流程

  1. 口腔检查与评估: 医生检查口腔情况,拍摄X光片(如曲面断层片、CBCT),评估牙槽骨的宽度、高度、密度,以及邻牙健康状况。
  2. 治疗计划制定: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植骨(骨增量)来增加骨量,选择合适的种植体系统,设计修复方案。
  3. 外科手术植入种植体: 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牙龈,在牙槽骨上制备窝洞,将纯钛或钛合金的种植体植入预定位置,然后缝合牙龈,通常需要等待3-6个月让种植体与骨组织发生牢固的骨结合。
  4. 安装基台: 骨结合完成后,再次切开牙龈,暴露种植体顶部,安装基台。
  5. 取模与制作牙冠: 取印模,送技工室制作个性化的牙冠。
  6. 戴牙: 牙冠制作完成后,试戴、调整,最后用螺丝或粘接剂固定在基台上,完成种植牙修复。

种植牙绝对不能使用“掉了的牙齿”作为种植体(人工牙根)。 现代种植牙的核心是利用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机械强度和骨结合能力的纯钛或钛合金人工种植体,试图用脱落的天然牙作为种植体,不仅无法成功,还会带来严重的感染、排异、骨破坏等风险,对口腔健康造成更大损害。

如果你有缺失的牙齿,请务必咨询专业的口腔种植医生,了解现代安全、有效的种植牙治疗方案,不要轻信非专业建议或尝试危险的方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