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未满18岁能否种牙?生长发育期有何风险与考量?

未满18岁进行种植牙是一个非常谨慎且通常不推荐的选择,需要极其严格的评估和特殊情况下的考量,主要原因在于未成年人的颌骨(尤其是上颌和下颌)仍在持续发育中。

未满18岁能否种牙?生长发育期有何风险与考量?-图1

以下是详细分析和建议:

🧠 核心问题:颌骨发育

  1. 持续生长: 人的颌骨(尤其是上下牙槽骨)通常在18岁左右(女性可能稍早,男性可能稍晚)才基本停止发育,在此之前,骨骼的形态、大小、位置都在不断变化。
  2. 种植体的“固定”特性: 种植体是通过外科手术植入颌骨内的钛合金或锆等生物相容性金属“钉”,它最终会和骨组织融合(骨结合),成为非常稳固的“人工牙根”。
  3. 发育冲突: 当颌骨继续生长时,固定不动的种植体无法随之移动和改变位置,这会导致:
    • 位置错位: 种植体相对于其他牙齿、牙龈线和面部轮廓的位置变得不协调,可能影响美观和咬合。
    • 邻牙移位: 颌骨生长的力量可能推动种植体旁边的自然牙齿移位,导致咬合紊乱。
    • 牙龈问题: 种植体周围的牙龈组织可能因位置不匹配而出现形态异常、萎缩或发炎。
    • 修复体失败: 种植体上方的牙冠(假牙)会很快与周围牙齿不匹配,需要频繁更换,甚至最终导致种植体失败。

🦷 替代方案(通常更推荐)

对于未满18岁牙齿缺失的情况,医生通常会优先考虑以下更合适的临时性或过渡性修复方案:

  1. 间隙保持器:

    • 目的: 在乳牙早失或恒牙缺失后,保持缺牙间隙,防止邻牙向缺隙倾斜或对颌牙伸长,为将来恒牙萌出或修复创造空间。
    • 类型: 包括活动式、固定式(如丝圈保持器、舌侧保持器)等。
    • 优点: 相对简单、经济、可逆,不影响颌骨发育。
    • 缺点: 主要是维持间隙,不能有效恢复咀嚼功能和美观。
  2. 活动义齿:

    • 目的: 临时恢复缺失牙的咀嚼功能和基本美观。
    • 类型: 基托上有假牙,通过卡环或基托固位在口腔内。
    • 优点: 可以修复缺失牙,相对经济,可调整。
    • 缺点: 异物感较强,可能影响发音,固位可能不稳定,长期佩戴可能影响邻牙健康,需要定期更换(随着颌骨发育和口腔变化)。
  3. 正畸治疗:

    • 目的: 对于因牙齿缺失导致间隙问题或咬合紊乱的情况,通过正畸(戴牙套)关闭间隙或调整咬合关系。
    • 优点: 解决根本的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为将来的修复(包括种植)创造最佳条件。
    • 缺点: 治疗周期较长,需要患者配合。
  4. 暂时性固定桥:

    • 目的: 在特定情况下(如前牙美观需求迫切),用粘接在邻牙上的临时牙冠桥修复缺失牙。
    • 优点: 美观和功能较好。
    • 缺点: 需要磨除邻牙的健康牙体组织,邻牙可能因受力过大或龋坏而受损,仍然是临时性,随着颌骨发育和邻牙位置变化,可能很快失效。

🚨 种植牙在未成年人的特殊适用情况(极其罕见且需严格评估)

在极少数情况下,经过多学科专家(儿童牙医、正畸医生、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修复医生)的严格评估和共同决策,可能会考虑在接近成年(如16-17岁)且颌骨发育已接近完成的患者身上进行种植:

  1. 颌骨发育接近成熟: 通过X光片(如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片)精确评估颌骨发育程度,确认生长高峰期已过,剩余生长量极小,通常需要骨龄接近成年。
  2. 严重的美学或功能问题: 缺失的是前牙,且对患者的社交、心理造成极大困扰,而其他临时修复方案效果不佳或不被接受。
  3. 无其他有效替代方案: 正畸关闭间隙不可行(如间隙过大、对颌牙伸长严重、患者拒绝正畸)。
  4. 患者配合度高: 患者本人及其监护人充分理解风险、长期维护的必要性,并承诺严格遵守术后护理和定期复查计划。
  5. 无全身系统性疾病禁忌: 患者身体健康,无手术禁忌症。
  6. 良好的口腔卫生和维护意愿: 患者及家庭有能力并愿意长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复诊(种植牙的维护比自然牙要求更高)。

⚠ 风险与注意事项

  • 位置改变: 即使评估时发育接近完成,剩余的生长仍可能导致种植体位置最终变得不理想。
  • 修复体频繁更换: 可能需要多次更换牙冠或桥,增加费用和痛苦。
  • 长期并发症风险增加: 如种植体周围炎、骨吸收等,年轻患者如果维护不当,风险可能更高。
  • 费用高昂: 种植牙费用不菲,且可能需要多次修复调整。
  • 不可逆性: 种植手术是不可逆的,一旦植入,即使未来位置不理想,通常也无法轻易取出。

📌 总结与建议

  1. 默认不推荐: 对于未满18岁的患者,种植牙不是常规选择,应优先考虑上述临时性或过渡性修复方案。
  2. 严格评估是前提: 如果考虑种植,必须寻求经验丰富的多学科专家团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详细的影像学检查(评估骨量、发育程度)、口腔检查、咬合分析、心理评估以及充分的风险沟通。
  3. 耐心等待是关键: 最安全、最理想的做法是等待患者年满18岁,颌骨发育基本完成后再进行种植牙修复。 这能最大程度避免发育带来的并发症,获得长期稳定、美观、功能良好的效果。
  4. 沟通与知情同意: 无论最终决定如何,医生都必须与患者及其监护人进行充分、坦诚的沟通,详细说明所有可能的替代方案、种植牙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发育相关风险)、长期维护要求以及费用问题,确保他们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决定。

请务必咨询专业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或种植专科医生,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讨论。 不要因为急于解决美观或功能问题而选择可能带来更大长期风险的方案,耐心等待颌骨发育成熟,通常是保障孩子口腔健康和未来生活质量的最优选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