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的“粘合”是一个需要仔细区分的概念,因为它涉及种植牙结构中的两个不同连接部位,它们的连接方式和技术完全不同:

🦷 1. 种植体与基台之间的连接(内部连接)
- 位置: 位于牙龈下方或骨内,是种植牙的“地基”和“桩基”之间的连接。
- 连接方式: 螺丝固位,这是绝对主流且标准的方式。
- 原理: 基台通过一颗或多颗专用的、扭矩精确控制的螺丝,拧入种植体顶部的内部连接结构(如内六角、莫氏锥度等)中,形成紧密的机械锁合。
- 为什么不用粘合剂?
- 强度要求: 这个连接需要承受巨大的咀嚼力(咬合力),螺丝提供的机械锁合强度远超任何粘合剂。
- 可拆卸性: 螺丝连接允许医生在需要时(如基台损坏、种植体周围炎治疗、更换修复体等)相对容易地拆卸基台进行清洁或更换。
- 避免残留: 粘合剂如果用于此处,很难完全清除残留物,残留的粘合剂是种植体周围炎的重要诱因之一。
- 精确性: 螺丝连接能提供更精确的定位和稳定性。
- 种植体与基台之间不使用粘合剂进行“粘合”,而是依靠螺丝机械固定。
🦷 2. 基台与牙冠(上部修复体)之间的连接(外部连接)
- 位置: 位于牙龈上方,是种植牙暴露在口腔中的部分。
- 连接方式: 主要有两种:粘接固位 和 螺丝固位。
- A. 粘接固位(最常见)
- 原理: 牙冠的内部(与基台接触面)经过精密预备(形成一定的聚合度和固位形),然后使用专用的粘接剂(粘固剂),将牙冠粘接固定在基台上。
- 常用粘接剂:
- 树脂水门汀: 目前最主流的选择,优点是粘接强度高、边缘封闭性好、可操作时间长、颜色相对稳定、对牙龈刺激小、残留相对少(但仍需彻底清除),又分自粘接型(操作更简便)和需酸蚀/涂布粘接剂型(粘接强度更高)。
- 传统玻璃离子水门汀: 粘接强度较低,主要用于临时修复体或对粘接强度要求不高的前牙,优点是能释放氟,对牙髓有一定保护作用,但边缘封闭性、抗溶解性、强度不如树脂水门汀。
- 磷酸锌水门汀: 早期常用,粘接强度低,刺激性较大,边缘封闭性差,现在基本已被淘汰用于永久修复体。
- 优点:
- 牙冠外观更自然,没有螺丝孔影响美观(尤其在前牙区)。
- 螺丝孔处不易存留食物残渣。
- 制造工艺相对简单(牙冠内部不需要预留螺丝通道)。
- 缺点:
- 粘接剂残留风险: 这是最大的问题,粘接剂如果清除不彻底,会滞留在种植体-基台连接处或牙龈沟内,成为细菌的温床,引发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牙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医生的技术和经验至关重要。
- 拆卸困难,维修或更换牙冠时可能需要破坏性操作。
- 粘接强度可能随时间衰减或受唾液污染影响。
- B. 螺丝固位
- 原理: 牙冠内部预留螺丝通道,通过一颗专用螺丝将牙冠直接固定在基台上(有时也直接固定在种植体上,跳过基台),螺丝孔最终用树脂等材料封闭。
- 优点:
- 无粘接剂残留风险: 这是最大的优势,避免了种植体周围炎的重要诱因。
- 拆卸、维修、更换相对容易。
- 精密螺丝提供极佳的固位力和稳定性。
- 缺点:
- 牙冠上需要预留螺丝孔,影响美观(尤其在前牙区,需要精巧的树脂封闭)。
- 螺丝孔处可能成为食物残渣堆积点,需要更仔细的清洁。
- 对技工室加工精度要求极高。
- 螺丝本身可能松动或折断(虽然概率低)。
- 牙冠内部结构需要为螺丝通道留出空间,可能影响强度。
- A. 粘接固位(最常见)
- 基台与牙冠之间可以使用粘合剂(粘接固位)进行“粘合”,这是最常见的方式,但螺丝固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尤其是在后牙区或对粘接剂残留风险特别敏感的情况下。
📌 总结关键点
- 种植体与基台: 绝对不用粘合剂,靠螺丝机械固定。
- 基台与牙冠:
- 最常用方式:粘接固位(使用树脂水门汀等粘接剂粘合)。
- 重要替代方式:螺丝固位(无粘接剂残留风险)。
- “粘合”主要指基台与牙冠之间的粘接固位,这是种植牙修复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患者能直观感受到的部分。
- 粘接剂残留是粘接固位最大的风险,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在放大镜下彻底清除,否则会严重威胁种植牙的长期健康。
- 螺丝固位是避免粘接剂残留问题的有效方案,尤其在后牙或对美观要求相对较低的区域。
当讨论“种植牙粘合”时,通常指的是基台与牙冠之间使用粘接剂进行粘接固定的过程和技术,理解种植牙不同部位的连接方式,有助于你更好地与医生沟通,了解你种植牙的具体情况和维护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