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发生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

种植牙是目前修复缺失牙非常有效和受欢迎的方式,成功率很高(通常在95%以上),但任何手术或修复治疗都存在潜在风险和并发症,了解这些并发症有助于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并在术后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预防和处理。

种植牙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发生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图1

以下是种植牙常见的并发症,按发生时间或类别分类:

手术相关并发症(即刻或术后短期内发生)

  1. 出血:

    • 描述: 术后创口渗血或出血,少量渗血是正常的,但活动性出血需要处理。
    • 原因: 术中血管损伤、术后血压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用力漱口、吐口水等。
    • 处理/预防: 术后咬紧棉球或纱布30-60分钟,遵医嘱使用止血药,避免剧烈运动、热食、吸烟饮酒,如有活动性出血,立即联系医生。
  2. 疼痛与肿胀:

    • 描述: 术后1-3天内出现疼痛、面部肿胀、张口受限,通常是正常的术后反应。
    • 原因: 手术创伤、组织损伤、炎症反应。
    • 处理/预防: 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术后24小时内冷敷面部(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术后第2天开始温敷,避免患侧咀嚼。
  3. 感染:

    • 描述: 伤口局部红肿热痛加剧、流脓、发热、口臭等,可能是浅表软组织感染,也可能是深部的种植体周围炎(见长期并发症)。
    • 原因: 术中污染、术后口腔卫生不佳、身体抵抗力下降、未遵医服用抗生素、糖尿病控制不佳等。
    • 处理/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尤其高危患者),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控制全身性疾病,一旦发生感染,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清创、冲洗、抗生素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取出种植体。
  4. 神经损伤:

    • 描述: 下唇、下巴、舌头或牙龈区域出现麻木、刺痛、灼烧感或感觉异常,最常见的是下牙槽神经损伤(导致下唇和颏部麻木)。
    • 原因: 种植窝洞制备或种植体植入时位置过深、角度不当,损伤了下牙槽神经管(包含下牙槽神经)或颏孔内的颏神经。
    • 处理/预防: 术前精确的影像学评估(CBCT)至关重要,以避开神经管,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多数轻微神经损伤可在数周至数月内恢复,严重或永久性损伤罕见但可能发生。
  5. 邻牙损伤:

    • 描述: 种植过程中损伤了相邻的天然牙牙根或牙周组织。
    • 原因: 术中方向或深度控制不当,尤其当邻牙牙根位置靠近种植区域时。
    • 处理/预防: 术前精确影像学评估,术中仔细操作,必要时采用导板技术,一旦发生损伤,需根据严重程度进行根管治疗、牙周治疗甚至拔除邻牙。
  6. 上颌窦穿孔/种植体进入上颌窦:

    • 描述: 主要发生在上颌后牙区,种植体穿通上颌窦底粘膜(穿孔)或部分/完全进入上颌窦腔,可能无症状,也可能导致鼻塞、鼻涕带血、鼻腔异味或感染。
    • 原因: 上颌窦气化过度,术前评估不足,种植体植入位置过深。
    • 处理/预防: 术前CBCT评估上颌窦位置和骨量,选择合适长度的种植体,必要时进行上颌窦提升术(骨增量技术),穿孔较小可自行愈合;穿孔较大或种植体进入窦腔,需进行上颌窦修补术或取出种植体。
  7. 下颌骨骨折:

    • 描述: 极其罕见,通常发生在严重骨量不足、骨质非常疏松(如未经治疗的严重骨质疏松)或植入过大的种植体时。
    • 原因: 骨质条件极差,手术创伤过大。
    • 处理/预防: 严格评估骨质,必要时进行骨增量,选择合适尺寸的种植体,避免在骨量严重不足区域强行植入。
  8. 出血性并发症:

    • 描述: 严重出血,如颈部血肿(罕见但危险)。
    • 原因: 损伤知名血管(如下牙槽动脉)。
    • 处理/预防: 术中仔细操作,熟悉解剖结构,一旦发生需紧急处理。

修复体相关并发症(种植体植入后,戴牙后发生)

  1. 基台松动或脱落:

    • 描述: 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基台出现松动或完全脱落。
    • 原因: 螺丝固位力不足、咬合力过大、螺丝折断、基台与种植体/牙冠不匹配等。
    • 处理/预防: 医生需检查并重新拧紧螺丝(有时需更换螺丝),调整咬合,必要时更换基台或牙冠,确保修复体制作精良,咬合平衡。
  2. 牙冠/桥体折裂或崩瓷:

    • 描述: 烤瓷或全瓷牙冠出现裂纹、崩瓷(瓷层脱落)或完全断裂。
    • 原因: 材料因素、咬合力过大、咬合干扰、制作缺陷、意外撞击等。
    • 处理/预防: 轻微崩瓷可修补,严重损坏需更换牙冠,调整咬合,避免咬硬物,选择质量好的修复体材料。
  3. 螺丝折断:

    • 描述: 连接种植体与基台或基台与牙冠的内部螺丝发生断裂。
    • 原因: 螺丝设计或材料问题、反复拆卸、咬合力过大、过度拧紧或未拧紧到位。
    • 处理/预防: 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取出断螺丝,然后更换新螺丝,有时可能需要更换整个基台或种植体,医生操作需规范。
  4. 咬合问题:

    • 描述: 种植牙过高或过低,导致早接触、干扰,引起种植体周围组织负担过大、颞下颌关节不适、肌肉酸痛或牙齿敏感。
    • 原因: 印模不准、技工制作误差、医生调颌不当。
    • 处理/预防: 关键在于精确的取模和精细的调颌,修复后如有不适,及时复诊调颌。
  5. 修复体边缘不密合:

    • 描述: 牙冠与基台或基台与种植体连接处存在缝隙。
    • 原因: 技工制作误差、印模不准。
    • 处理/预防: 可能导致食物嵌塞、继发龋、影响美观,需重新制作修复体。
  6. 过敏反应:

    • 描述: 对种植体(主要是钛合金中的镍等成分)或修复体材料(如镍铬合金)产生过敏,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烧灼感、甚至组织坏死。
    • 原因: 个体对金属过敏。
    • 处理/预防: 极罕见,术前询问过敏史,发生过敏需取出种植体,改用纯钛或全瓷等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材料。

长期并发症(种植后数月、数年甚至更久发生)

  1. 种植体周围炎:

    • 描述: 这是种植牙最常见且最严重的长期并发症之一。 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周炎,是种植体周围支持组织(牙龈、牙槽骨)发生的炎症性破坏,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牙周袋形成、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种植体松动甚至脱落。
    • 原因: 口腔卫生维护不当(最主要原因)、修复体设计不良(如悬突)、咬合力过大或创伤、吸烟、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细菌生物膜形成等。
    • 处理/预防: 预防是关键! 需要像对待天然牙一样,甚至需要更严格的口腔卫生维护(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等),定期复查(通常每3-6个月),一旦发生,需进行专业的种植体周围清创、抗菌治疗(如局部应用抗生素、激光)、必要时进行翻瓣手术和骨增量,晚期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拔除种植体。
  2. 种植体周围骨吸收:

    • 描述: 种植体周围的牙槽骨发生吸收和丧失,骨吸收速度过快或量过大会影响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和美观。
    • 原因: 种植体周围炎、过度的咬合力创伤、修复体设计或制作问题(如咬合过高、边缘不密合)、微动、生物学宽度不足等。
    • 处理/预防: 预防同种植体周围炎,发生骨吸收需评估原因,可能需要调颌、更换修复体、进行骨增量手术等。
  3. 种植体周围骨裂:

    • 描述: 种植体周围出现细微的骨裂纹或骨折。
    • 原因: 种植体设计问题(如螺纹过锐)、骨质条件差(骨质疏松)、过大的咬合力创伤。
    • 处理/预防: 评估骨质,选择合适种植体,调整咬合,严重时可能需要取出种植体。
  4. 生物膜感染:

    • 描述: 细菌在种植体表面形成生物膜,引发慢性感染,可能导致种植体周围炎或种植体松动。
    • 原因: 口腔卫生不佳,细菌定植。
    • 处理/预防: 强调日常维护和定期专业清洁(洗牙),使用抗菌漱口水。
  5. 种植体失败(骨结合失败):

    • 描述: 种植体未能与牙槽骨形成牢固的骨结合(骨结合失败),导致种植体松动、脱落,通常发生在术后早期(3-6个月内),但也可能发生在后期。
    • 原因: 术中污染、骨量严重不足或质量差(如严重骨质疏松未控制)、过大的早期负荷、吸烟、糖尿病控制不佳、某些药物(如双膦酸盐)、严重的咬合创伤、系统性疾病等。
    • 处理/预防: 失败的种植体通常需要拔除,待骨愈合后(通常3-6个月)再考虑重新植入,严格掌握适应症,控制全身性疾病,避免过早负重,严格戒烟。

重要提示

  • 发生率: 虽然列出很多并发症,但绝大多数种植牙手术是成功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尤其是经验丰富的医生和严格遵循适应症的情况下。
  •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骨质条件、口腔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如吸烟)都不同,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不同。
  • 预防是关键: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术前充分评估(CBCT等)、严格的无菌操作、良好的术后护理、长期坚持有效的口腔卫生维护、定期复查(至关重要!) 是预防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
  • 沟通: 在种植牙前,务必与你的主治医生充分沟通,了解你的具体情况、潜在风险、预期效果和术后注意事项。

如果你对种植牙有任何疑虑或担忧,请务必咨询专业的口腔种植医生,他们能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最专业的评估和建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