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做种植牙会留后遗症吗?真相究竟如何?

种植牙是目前修复缺失牙齿非常成熟和可靠的技术,总体成功率非常高(通常在95%以上),但任何手术都存在潜在风险和并发症,所谓“后遗症”通常指的是手术或治疗后可能出现的、需要额外关注或处理的长期问题或并发症。

做种植牙会留后遗症吗?真相究竟如何?-图1

种植牙可能出现的“后遗症”或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情况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患者自身条件良好且严格遵循医嘱的情况下

与手术直接相关的短期到中期并发症(部分可能转为长期)

  1. 感染:

    • 表现: 术后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流脓、发热。
    • 原因: 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术后口腔卫生维护不当、身体抵抗力下降等。
    • 处理: 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切开引流甚至取出种植体。
    • 长期影响: 如果感染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破坏,最终造成种植体松动失败。
  2. 出血与血肿:

    • 表现: 术后创口渗血不止或皮下形成血肿(局部肿胀、发紫、疼痛)。
    • 原因: 手术中损伤血管、术后剧烈活动、凝血功能异常等。
    • 处理: 压迫止血、冰敷、必要时缝合或药物止血,血肿可能需要穿刺或切开引流。
    • 长期影响: 通常不会造成永久性后遗症,但严重血肿可能影响愈合。
  3. 神经损伤:

    • 表现: 下唇、下巴、舌头或牙龈区域出现麻木、刺痛、灼烧感或感觉异常(感觉迟钝或过敏)。
    • 原因: 种植手术中,种植体植入位置过深或靠后,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下颌后牙区)或颏神经(下颌前牙区);上颌手术可能损伤鼻腭神经或上牙槽前神经。
    • 发生率: 相对较低,尤其在下颌前牙区(神经位置表浅)风险略高。
    • 恢复: 大多数是暂时性的(几周到几个月内恢复),少数情况下可能是永久性的(非常罕见)。
    • 长期影响: 永久性神经损伤会导致该区域感觉长期异常,影响生活质量(如进食、说话、感知温度等)。
  4. 邻牙损伤:

    • 表现: 相邻牙齿出现疼痛、松动、牙根吸收等。
    • 原因: 术中操作不当,如备洞时产热过多、种植体植入位置不佳压迫邻牙牙根等。
    • 长期影响: 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如根管治疗、牙周治疗,甚至拔除邻牙)。
  5. 上颌窦问题(上颌后牙区):

    • 表现:
      • 上颌窦穿通: 种植体尖端穿入上颌窦腔,可能导致鼻塞、流鼻涕、鼻腔异味、感染(上颌窦炎)。
      • 上颌窦提升术并发症: 如果需要做上颌窦提升(骨量不足时),本身就有出血、感染、上颌膜穿孔、种植体进入上颌窦等风险。
    • 处理: 穿通较小可能自愈或简单修补;穿通较大或感染可能需要取出种植体、抗感染治疗,甚至请耳鼻喉科会诊。
    • 长期影响: 反复上颌窦炎可能需要长期治疗。
  6. 种植体周围炎:

    • 表现: 这是种植体最常见的长期并发症,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周炎,表现为种植体周围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牙周袋形成、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种植体松动。
    • 原因: 主要原因是患者口腔卫生维护不当,导致菌斑堆积;也可能有咬合力过大、吸烟、糖尿病控制不佳、夜磨牙等全身或局部因素。
    • 长期影响: 这是导致种植体长期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治疗难度大,效果可能不如早期干预,严重时会导致种植体脱落。这是患者术后维护不当最容易导致的“后遗症”

种植体失败(最严重的“后遗症”)

  • 表现: 种植体在骨整合期(通常3-6个月)失败(未与骨结合),或在功能使用期后期松动、脱落。
  • 原因:
    • 骨整合失败: 术中创伤过大、感染、骨量严重不足未处理、患者全身状况差(如严重糖尿病、骨质疏松、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双膦酸盐类药物等)、吸烟、不良修复体设计导致应力集中等。
    • 后期失败: 种植体周围炎、咬合力过大/创伤、种植体/基台/牙冠材料或连接方式问题等。
  • 处理: 失败的种植体需要手术取出,待骨愈合后,评估条件是否可以重新植入种植体,或选择其他修复方式(如固定桥、活动义齿)。
  • 长期影响: 缺失牙齿未修复,可能影响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咀嚼功能下降、发音问题、美观问题等,重新种植可能需要额外的手术和费用。

其他可能的问题

  1. 美学问题:

    • 表现: 牙龈形态不自然(如牙龈萎缩、牙龈乳头缺失、黑三角)、颜色与邻牙不匹配、修复体形态过大或过小。
    • 原因: 种植体植入位置不佳、软组织处理不当、修复体设计制作问题。
    • 长期影响: 影响美观和自信心,可能需要复杂的牙周手术或重新制作修复体。
  2. 机械并发症:

    • 表现: 基台或牙冠松动、折断、螺丝松动或折断。
    • 原因: 咬合力过大、咬合创伤、材料问题、制作精度问题、螺丝固位力不足等。
    • 处理: 通常可以拧紧或更换部件,严重折断可能需要更换修复体甚至种植体。
    • 长期影响: 影响功能和使用寿命,可能需要多次复诊调整。
  3. 感觉异常(非神经损伤):

    • 表现: 种植牙在使用时感觉异物感、轻微麻木感或对冷热敏感(尤其初期)。
    • 原因: 手术创伤、软组织适应、咬合调整未到位等。
    • 恢复: 大多数会在几个月内逐渐适应和消失。

如何最大程度降低“后遗症”风险?

  1. 选择正规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医生的技术、经验和对解剖结构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并发症风险。
  2. 全面的术前评估: 包括详细的口腔检查、CBCT影像学检查(精确评估骨量、神经血管位置)、全身健康状况评估(如血糖、血压、凝血功能、用药史等)、吸烟史评估。
  3. 充分的沟通和知情同意: 了解自身条件、手术方案、潜在风险、预期效果和费用。
  4. 严格遵循医嘱:
    • 术后护理: 按时服用抗生素、止痛药,保持口腔卫生(按指导轻柔刷牙、使用漱口水),避免术区咀嚼、吸烟、饮酒。
    • 定期复查: 按时拆线、复查骨愈合情况、安装基台、戴牙以及之后的长期维护复查(通常每6-12个月一次)。
  5. 良好的口腔卫生维护: 这是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核心! 学会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等清洁工具,彻底清洁种植体周围区域。
  6. 控制全身性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需控制在稳定范围内。
  7. 戒烟: 吸烟是种植失败和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强烈建议术前戒烟并长期保持。
  8. 避免咬硬物: 种植牙虽坚固,但也要避免用其啃咬骨头、坚果壳等硬物,防止咬合力过大导致损伤。

种植牙是一项成功率很高的技术,为缺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益处,它毕竟是一项外科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通过选择专业医生、充分术前评估、严格术后护理和长期良好的口腔卫生维护来显著降低。

在决定进行种植牙治疗前,务必与您的口腔种植医生进行深入沟通,了解您自身条件下的具体风险和预期效果,权衡利弊后做出明智的决定,术后严格遵守医嘱和长期维护是保障种植牙长期健康和功能的关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