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种植牙的核心步骤之一就是“打钉”——也就是在牙槽骨内植入人工牙根(种植体)。

这个“钉”并不是普通的钉子,而是医用纯钛或钛合金制成的精密螺钉,它被植入到缺牙位置的牙槽骨内,替代天然牙根的功能。
以下是关于种植牙“打钉”的详细解释:
为什么需要“打钉”(植入种植体)?
- 替代牙根功能: 天然牙齿依靠牙根固定在牙槽骨中,承受咀嚼力,种植体就是模仿天然牙根,植入骨内,为上方修复的牙冠提供稳固的支撑基础。
- 恢复咀嚼功能: 没有牙根的支撑,假牙(活动假牙)容易松动、脱落,咀嚼效率低,甚至影响发音,种植体提供了类似天然牙的固位力,能恢复接近真牙的咀嚼效率。
- 防止牙槽骨萎缩: 牙齿缺失后,牙槽骨会因为失去刺激而逐渐萎缩吸收,植入种植体后,其表面能与骨组织发生骨结合,就像真牙根一样,能刺激骨组织,减缓甚至阻止骨吸收,维持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
- 保护邻牙: 传统固定桥需要磨除健康的邻牙来支撑桥体,种植牙是独立修复,不需要损伤邻牙。
- 改善美观和舒适度: 种植牙修复后,外观、感觉和功能都非常接近天然牙,没有活动假牙的基托和卡环,舒适度高,不影响发音和社交。
“打钉”的过程是怎样的?
- 术前评估: 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X光片(如全景片、CT)等评估你的口腔状况,包括缺牙位置、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以及邻近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上颌窦),这是判断是否适合种植以及选择何种种植体的关键。
- 手术植入:
- 麻醉: 在手术区域进行局部麻醉,确保整个过程中没有疼痛感。
- 切开牙龈: 在缺牙位置的牙龈上做一个小切口,翻开牙龈瓣,暴露下方的牙槽骨。
- 备洞: 使用专业的种植钻头,在牙槽骨上逐级扩大,制备出与种植体尺寸和形状相匹配的窝洞,这个过程非常精细,需要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
- 植入种植体: 将选好的种植体(“钉子”)旋入或压入制备好的窝洞中,植入的深度和角度由医生根据术前评估和术中情况精确控制。
- 缝合: 将牙龈瓣复位,用可吸收缝线缝合伤口。
- 愈合期(骨结合期):
- 这是种植牙成功的关键阶段,植入的种植体需要与周围的牙槽骨组织紧密结合,这个过程称为骨结合。
- 骨结合通常需要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个人骨条件、种植体类型等),期间,种植体在骨头内是“隐藏”的,牙龈会逐渐愈合。
- 在此期间,医生可能会建议佩戴临时修复体(如活动假牙)或保持缺牙状态。
- 二期手术(如果需要): 对于某些类型的种植系统(如两段式种植体),在骨结合完成后,可能需要进行一个小的二期手术,在种植体顶端安装一个称为“基台”的连接件,为后续安装牙冠做准备,现在很多微创种植技术可以省略这一步。
- 取模与修复:
- 待牙龈完全愈合后(或二期手术后),医生会在种植体(或基台)上安装一个取模用的印模帽。
- 取印模,送技工所制作牙冠(通常是全瓷冠或烤瓷冠)。
- 试戴牙冠,调整咬合和颜色,确认合适后,用粘接剂或螺丝将牙冠固定在种植体(或基台)上。
- 完成与维护: 种植牙安装完成,定期复查和维护(如洗牙、检查)非常重要,以确保其长期稳定和使用寿命。
打钉”的常见疑问
- 疼吗?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整个过程不会感到疼痛,术后麻药消退后,可能会有轻微的肿胀、疼痛或不适,通常医生会开止痛药缓解,几天内会逐渐好转。
- 危险吗? 种植牙是一项非常成熟和常规的口腔外科手术,在正规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风险很低,医生会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前充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观察,最大程度规避风险(如下牙槽神经损伤、上颌窦穿孔、感染等)。
- 成功率如何? 在良好的适应症和规范的医疗操作下,种植牙的5年成功率可达95%以上,10年成功率可达90%左右,骨条件差、吸烟、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可能影响成功率。
- 需要多久? 从拔牙(如果需要)到最终戴上牙冠,整个流程通常需要3-6个月或更长,具体时间取决于个人骨愈合速度和治疗方案。
种植牙“打钉”(植入种植体)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步骤,它为后续安装美观、功能强大的牙冠提供了稳固的“地基”,虽然听起来可能让人有些紧张,但请放心:
- 手术在麻醉下进行,没有疼痛感。
- 技术成熟,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是安全的。
- 成功率高,能显著改善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
如果你考虑种植牙,建议到正规口腔医院或诊所进行详细咨询和检查,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你的治疗方案,并详细解答你的所有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