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口腔黏膜溃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虽然通常不严重,但会带来疼痛和不适感,了解其原因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和预防。
口腔溃疡的主要原因
口腔溃疡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通常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最常见的是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占口腔溃疡的80%以上),主要原因包括:

-
免疫因素:
- 免疫功能紊乱: 这是最主流的理论,当身体免疫力下降(如过度疲劳、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或出现免疫失衡时,免疫系统可能错误地攻击口腔黏膜局部组织,导致炎症和溃疡形成。
-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白塞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口腔溃疡是其常见症状之一。
-
物理或化学损伤:
- 咬伤: 不小心咬到舌头、脸颊内侧或嘴唇。
- 食物或饮料烫伤: 进食过热的食物或饮料。
- 硬物划伤: 吃到尖锐的食物(如薯片、坚果壳、鱼刺)或过硬的食物。
- 牙刷/牙签/牙线损伤: 使用过硬的牙刷、刷牙用力过猛、牙签或牙线操作不当损伤黏膜。
- 不合适的假牙或矫治器: 假牙边缘不光滑、矫治器压迫摩擦黏膜。
- 药物刺激: 某些药物(如化疗药、阿司匹林、某些降压药)可能直接刺激黏膜或引起过敏反应。
-
营养缺乏:
- 维生素缺乏: 尤其是维生素B族(B1, B2, B6, B12)、叶酸缺乏,影响黏膜上皮细胞的代谢和修复。
- 矿物质缺乏: 铁、锌缺乏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黏膜修复能力减弱。
-
激素变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部分女性在月经前、经期或孕期更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有关。
-
感染因素:
- 病毒感染: 如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疱疹性龈口炎)、柯萨奇病毒等可能诱发溃疡。
- 细菌感染: 某些细菌(如幽门螺杆菌)被认为可能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关,但证据尚不充分。
- 真菌感染: 如念珠菌感染(鹅口疮)也可能形成溃疡样病变。
-
过敏或刺激物:
- 对某些食物(如菠萝、芒果、坚果、巧克力)、牙膏中的成分(如月桂醇硫酸酯钠)、口香糖中的某些添加剂过敏或刺激。
- 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
遗传因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提示遗传易感性。
-
系统性疾病:
如前面提到的白塞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贝赫切特综合征等,口腔溃疡是其重要表现。
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
治疗口腔溃疡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减少复发频率和严重程度,具体方法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一) 局部治疗(主要针对单个溃疡,快速缓解症状)
-
消炎止痛类:
- 含漱剂:
- 氯己定(洗必泰)漱口水: 广谱抗菌,减少口腔细菌,预防继发感染,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牙齿染色。
-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常含甲硝唑等成分,对厌氧菌有效。
- 碳酸氢钠溶液(小苏打水): 中和口腔酸性环境,缓解疼痛。
- 康复新液: 促进黏膜修复,缓解疼痛。
- 局部涂抹剂/凝胶:
- 利多卡因凝胶/喷雾: 强效局部麻醉剂,快速止痛(注意避免吞咽)。
- 苯佐卡因凝胶: 局部麻醉止痛。
- 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如地塞米松粘贴片、曲安奈德口腔膏、倍他米松口腔凝胶等,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快速减轻红肿疼痛,促进愈合(短期使用效果好,遵医嘱)。
- 西瓜霜喷剂/含片: 中成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冰硼散: 传统中成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撒于患处)。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促进黏膜上皮细胞生长和修复。
- 含漱剂:
-
保护隔离类:
- 口腔溃疡贴膜/药膜: 覆盖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层,隔绝刺激,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如羧甲基纤维素钠贴膜)。
- 蜂胶口腔膜: 天然蜂胶制成,具有抗菌、消炎、促进愈合作用。
-
中药制剂:
如口炎清颗粒、口腔溃疡散等,需辨证使用。
(二) 全身治疗(主要用于溃疡数量多、面积大、疼痛剧烈或反复发作严重者)
-
免疫调节剂:
- 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片(短期、小剂量使用),用于控制严重的炎症反应,但需医生严格评估和监控副作用。
- 沙利度胺: 对严重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一定效果,但有致畸性,育龄期女性禁用,需严格遵医嘱。
- 秋水仙碱: 对部分患者有效,可能有胃肠道等副作用。
- 转移因子/胸腺肽: 调节免疫功能,可能减少复发。
- 左旋咪唑: 免疫增强剂。
-
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
- 复合维生素B族: 尤其是B1, B2, B6, B12。
- 叶酸。
- 铁剂: 确诊缺铁性贫血时补充。
- 锌剂: 如葡萄糖酸锌。
-
针对特定病因的治疗:
- 如果溃疡由系统性疾病(如白塞病、克罗恩病)引起,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 如果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需进行根除治疗。
(三) 其他辅助治疗和预防措施
-
调整生活习惯:
- 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 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 学会减压,保持心情舒畅: 通过运动、冥想、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 均衡饮食: 多吃新鲜蔬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避免辛辣、过烫、过硬、刺激性食物;少食酸性强的食物(如柠檬、菠萝)。
- 保持口腔卫生: 饭后漱口,早晚刷牙,使用软毛牙刷,动作轻柔。
- 避免损伤: 小心进食,避免咬伤;更换边缘光滑的假牙或矫治器;使用不含刺激成分的牙膏(如不含月桂醇硫酸酯钠的)。
-
避免诱发因素:
- 戒烟限酒。
- 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或刺激物。
何时需要就医?
大多数口腔溃疡是良性的,会在1-2周内自愈,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溃疡面积巨大(直径超过1厘米)或形态不规则。
- 溃疡数量非常多(十几个以上)。
- 疼痛剧烈,严重影响进食、说话。
- 溃疡持续时间超过3周仍未愈合。
- 反复发作非常频繁(如每月一次以上)或越来越严重。
- 伴有全身症状: 如发烧、皮疹、关节痛、生殖器溃疡、眼炎、腹泻、体重下降等。
- 溃疡发生在固定位置,且长期不愈。
- 溃疡基底出现硬结,边缘隆起,表面呈菜花状。(需警惕口腔癌)
口腔溃疡的病因复杂,免疫因素、物理损伤、营养缺乏等是主要原因,治疗以局部缓解症状、促进愈合为主,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可能需要全身治疗,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诱因是预防复发的关键,虽然大多数溃疡无需过度担心,但出现警示信号时务必及时就医,排除其他严重疾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口腔溃疡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