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真的安全吗?潜在风险有哪些?

种植牙是一项非常成熟和成功的牙齿修复技术,但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种植牙的风险相对较低,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医生经验的丰富以及患者良好的配合,这些风险可以被有效管理和降低。

以下是种植牙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和并发症:

种植牙真的安全吗?潜在风险有哪些?-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与手术直接相关的风险

  1. 感染:

    • 这是最常见的风险之一,手术切口和植入的种植体可能被口腔内或外界的细菌感染。
    • 表现: 术后持续或加重的疼痛、肿胀、流脓、发热。
    • 管理: 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前术后预防性抗生素(医生根据情况决定)、良好的术后口腔卫生护理,严重感染可能需要取出种植体。
  2. 出血:

    • 手术部位可能会有出血,大多数情况下是轻微的,容易控制。
    • 管理: 医生会在术中进行止血,术后患者按医嘱咬压棉卷,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漱口。
  3. 神经损伤:

    • 下牙槽神经损伤: 下颌骨内有重要的神经管(包含下牙槽神经和血管),如果种植体植入位置过深或靠近神经管,可能导致下唇、下巴区域的感觉异常(麻木、刺痛、灼烧感)。
    • 舌神经损伤: 可能影响舌头一侧的感觉。
    • 表现: 感觉麻木、刺痛、感觉迟钝或异常。
    • 管理: 经验丰富的医生会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如CBCT)精确测量骨量和神经位置,避开神经,大多数神经损伤是暂时性的(几周到几个月),少数可能是永久性的。
  4. 邻牙损伤:

    种植牙真的安全吗?潜在风险有哪些?-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手术过程中,钻头或种植体可能意外损伤到邻近的牙齿或牙根。
    • 管理: 医生在操作中需要非常小心,并使用导板等辅助工具。
  5. 上颌窦穿孔:

    • 上颌后牙区的牙槽骨通常很薄,与上颌窦(鼻腔旁的空腔)相邻,如果种植体植入过深,可能导致上颌窦穿孔。
    • 表现: 可能出现鼻涕带血、感觉有东西从鼻子流进口腔、或术后持续的鼻腔异味。
    • 管理: 小穿孔有时可以自行愈合或通过简单处理解决,大穿孔可能需要额外的手术修补(如上颌窦提升术)。
  6. 种植体失败:

    • 骨结合失败: 种植体植入后,未能与周围的牙槽骨形成牢固的骨结合(骨整合),这是种植失败最常见的原因。
    • 表现: 种植体在愈合期或使用期出现松动、脱落。
    • 原因: 骨量严重不足、患者全身健康问题(如未控制的糖尿病、严重骨质疏松、吸烟)、手术创伤过大、感染、过早负重、患者自身愈合能力差等。
    • 管理: 骨结合失败通常需要取出种植体,待骨愈合后重新植入或选择其他修复方式。

与种植体长期使用相关的风险

  1. 种植体周围炎:

    • 这是种植牙最严重的长期并发症,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周病。 它是指发生在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 原因: 主要是由于口腔卫生维护不当,导致细菌生物膜在种植体周围堆积,引发炎症,进而破坏支撑种植体的牙槽骨。
    • 表现: 种植体周围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牙龈退缩、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种植体松动甚至脱落。
    • 管理: 预防是关键!患者需要终身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冲牙器、定期专业洁治和检查),一旦发生,需要专业的牙周治疗(如清创、激光治疗、翻瓣刮治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甚至取出种植体。
  2. 机械并发症:

    种植牙真的安全吗?潜在风险有哪些?-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基台/牙冠松动或折断: 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基台,或者牙冠本身,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为咬合力过大、材料疲劳、粘接剂问题等原因发生松动或折断。
    • 种植体折断: 比较少见,通常发生在种植体颈部或连接部位,可能与咬合力过大、材料缺陷或长期疲劳有关。
    • 管理: 需要由医生检查处理,松动或折断的部分需要重新修复或更换。
  3. 美学问题:

    • 牙龈萎缩或形态不佳: 种植体周围的牙龈可能不如天然牙周围的牙龈丰满,出现萎缩或形态不自然,影响美观。
    • 牙龈颜色不匹配: 种植体周围的牙龈颜色可能与邻牙牙龈不一致。
    • “黑三角”: 种植牙与邻牙之间可能出现缝隙(黑三角)。
    • 管理: 术前需要仔细评估软组织条件,手术中可能需要进行软组织增量(如牙龈移植),选择合适的基台和牙冠材料来改善美学效果。

全身性风险(相对少见,但需考虑)

  1. 麻醉风险: 局部麻醉通常非常安全,但极少数人可能对麻醉药物过敏,全身麻醉(通常用于复杂手术或极度紧张的患者)风险相对较高,需要麻醉医生评估。
  2. 全身健康状况影响: 患者如有未控制的心脏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免疫系统疾病(如正在接受化疗或器官移植后)、严重骨质疏松等,可能增加手术风险或影响骨结合,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

如何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1. 选择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和正规机构: 这是最重要的因素,医生的技术、经验和对细节的把控直接关系到手术成功率和风险大小,确保机构有完善的消毒和设备条件。
  2. 全面的术前评估:
    • 详细的口腔检查(包括牙周检查)。
    • 影像学检查(如CBCT,精确评估骨量、骨密度、重要解剖结构位置)。
    • 全身健康状况评估(了解病史、用药史、过敏史)。
    • 充分的医患沟通,了解患者的期望和可能的风险。
  3. 优化患者自身条件:
    • 戒烟: 吸烟是种植失败和种植体周围炎的最强风险因素之一,强烈建议术前至少戒烟几周,术后最好永久戒烟或大幅减少。
    • 控制全身性疾病: 如糖尿病需控制好血糖,骨质疏松需在医生指导下管理。
    • 良好的口腔卫生基础: 治疗现有的牙周病、龋齿等。
  4. 严格遵守术后医嘱:
    • 保持口腔卫生(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冲牙器、遵医嘱漱口)。
    • 遵医嘱用药(抗生素、止痛药)。
    • 注意饮食(术后初期避免过硬、过烫、刺激性食物)。
    • 避免过早用种植牙咀嚼。
    • 定期复诊。
  5. 长期维护:
    • 终身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 定期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和洁治(洗牙),至少每年一次,甚至更频繁(根据医生建议)。 这是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关键。

种植牙是一项风险相对较低、成功率很高的手术,能显著改善缺牙患者的生活质量。它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潜在并发症,这些风险大多可以通过选择专业医生、进行充分术前评估、优化患者自身条件、严格遵守术后护理和进行长期专业维护来有效控制和降低。

在决定种植牙前,务必与您的牙医进行深入沟通,详细了解您个人情况下的具体风险、预期效果以及替代方案(如活动假牙、固定桥等),以便做出最符合您需求和期望的明智决定。 不要因为害怕风险而放弃一个能带来巨大益处的优秀修复选择,但也要充分知情并做好配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