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全口临时牙流程

术前准备阶段

综合口腔检查与诊断

  • 临床检查:通过视诊、触诊、叩诊等方式评估剩余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密度,观察牙龈形态、邻牙位置关系,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病灶。
  • 影像学检查:采用锥形束CT(CBCT)三维扫描,精准测量可用骨量(尤其是上颌窦底、下牙槽神经管距离),模拟种植体植入角度与深度,规避重要解剖结构风险。
  • 咬合分析:利用咬合分析仪记录正中咬合位、前伸及侧方运动轨迹,为临时义齿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提供数据支持。
  • 全身健康评估:排查糖尿病、骨质疏松、凝血功能障碍等系统性疾病,确认患者耐受手术能力。
检查项目 目的 工具/方法
口腔内窥镜检查 发现隐匿龋坏、牙周袋深度 口镜+探针
CBCT三维重建 评估骨量、设计种植体三维定位 数字化成像系统
面部扫描建模 匹配临时义齿美学参数(微笑线、唇部支撑) 3D面部扫描仪
血常规/生化检测 筛查贫血、肝肾功能异常等禁忌证 实验室检验

治疗方案设计与沟通

  • 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方案:明确种植体数量(通常全口需6-8颗)、分布区域(避开薄弱区)、倾斜角度(All-on-4技术可利用斜行植入增加固位)。
  • 向患者展示虚拟设计方案:通过软件预览种植后牙齿排列效果,调整至满意后再进入实施阶段。
  • 签署知情同意书:详细说明手术风险(如感染、神经损伤)、费用构成及替代方案(传统活动义齿)。

手术实施阶段

一期手术:植入种植体

  • 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为主,复杂病例可采用镇静辅助。
  • 切口设计:沿牙槽嵴顶做水平切口,翻瓣暴露术区,注意保护龈乳头形态。
  • 备洞与植入:按预设角度逐级扩孔至预定直径,植入钛合金种植体(表面经喷砂酸蚀处理以提高骨结合率),旋入扭矩控制在35N·cm以内防止过度挤压导致骨坏死。
  • 封闭创口:放置胶原蛋白膜促进软组织愈合,缝合黏膜瓣并加压包扎。

⚠️ 关键提示:若遇严重萎缩的下颌骨(垂直高度<8mm),需同步行自体骨移植或提升窦底术以增加骨量。

种植全口临时牙流程-图1

即刻负重技术应用

  • 适应症筛选:仅适用于骨质良好(D1/D2类)、初始稳定性≥25N的患者。
  • 操作要点:在种植体植入后立即连接预制好的树脂临时支架,通过中央螺丝固定形成即刻负载状态,此技术可缩短无牙期至数小时,但对医生技术和设备要求极高。

取模与临时义齿制作

  • 开窗式印模法:使用定制化托盘配合硅橡胶轻体材料制取闭口状态下的精确印模,保留种植体代型位置。
  • 技工室加工:基于数字扫描数据或传统石膏模型,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快速制作PMMA材质临时义齿,确保基托密合度与咬合平面平整度。
  • 试戴调整:首次试戴时重点检查以下指标:
    • 咬合接触点均匀分布于双侧后牙区
    • 前牙切缘与瞳孔连线平行
    • 发音测试(S音无明显漏气声)

术后管理阶段

短期护理(术后1-7天)

时段 护理重点 禁忌行为
术后24小时内 冰敷减轻肿胀,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吐口水、吮吸伤口
第2-3天 温盐水漱口保持清洁,软食为主 硬物咀嚼、剧烈运动
第4-7天 拆除缝线,复查伤口愈合情况 自行拆卸临时义齿

中长期维护(1-6个月)

  • 定期复诊计划
    • 术后1周:拆线并拍摄根尖片确认种植体位置
    • 术后1个月:拆除临时义齿,更换二期愈合基台
    • 术后3-6个月:拍摄CBCT评估骨结合程度,决定最终修复时机
  • 临时义齿保养:每日摘戴清洗,避免暴力撬动导致种植体松动;夜间佩戴可减少白天异物感。

特殊情况处理

问题类型 解决方案
临时义齿压痛 调磨基托组织面高点,必要时添加缓冲衬垫
种植体周围炎 局部刮治去除菌斑结石,配合氯己定含漱液冲洗
咬合过高致创伤性咬合 重新调整咬合面,降低早接触点
美观需求升级 改用氧化锆临时冠替代树脂材料,提升透光性和耐磨性

相关问答FAQs

Q1: 种植全口临时牙会不会很疼?

A: 手术全程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多数患者仅感到轻微胀感,术后可能会有短暂钝痛(类似拔牙后反应),通过按时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可有效缓解,若出现持续性剧痛伴异味分泌物,需警惕感染可能,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

Q2: 临时牙能用多久?什么时候换正式假牙?

A: 临时牙的设计寿命一般为3-6个月,其主要作用是在骨整合期间维持咬合空间和美观,当X光片显示种植体与骨组织完全结合(通常需3-6个月),即可拆除临时装置,更换为永久性全瓷或金属烤瓷冠桥,过早更换可能导致种植体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