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二期手术过程

种植牙二期手术是切开牙龈,暴露植体后安装愈合基台,调整咬合关系并缝合

种植牙二期手术是完成一期植入种植体后的关键阶段,其核心目标是建立稳定的口腔内连接结构并为最终修复体(如牙冠)提供基础,以下从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管理三个维度展开全流程解析,并附具体参数表及常见疑问解答:

种植牙二期手术过程-图1


术前准备工作

临床检查与影像学复核

必要性:通过CBCT三维扫描确认种植体骨结合状态(需满足≥3个月愈合期)、周围骨密度及神经血管分布;口内探诊检查牙龈厚度(理想值>2mm)、角化龈宽度(至少1-2mm)。 ✅ 数据记录:测量种植体顶端至牙龈缘距离(影响基台穿龈高度),标记预期修复体咬合平面位置。

个性化方案制定

项目 常规标准 特殊调整场景
切口设计 环形/直线形切口(围绕种植体顶部) 美学区采用梯形瓣保留乳头
基台类型选择 根据牙龈形态选直型/角度型/定制基台 多颗邻牙缺失时考虑联冠基台
临时修复需求 即刻负重病例需预制树脂临时冠 非即刻负重可延迟制作

器械与材料准备

🔹 专用工具包:无菌外科包(含阻生钳、骨膜剥离器)、扭矩扳手、基台试戴器、印模材; 🔹 耗材清单:封闭螺丝、愈合帽、钛基台(表面喷砂处理)、胶原蛋白海绵; 🔹 应急预案:备选小直径基台应对软组织不足情况。


手术核心步骤详解

Step 1:局部麻醉与消毒铺巾

💉 麻醉方式:前庭沟浸润麻醉+腭侧阻滞麻醉(下颌避开颏孔); 🧼 消毒范围:以种植体为中心半径5cm区域,碘伏消毒3次,铺设无菌洞巾。

Step 2:切开翻瓣

✂️ 切口设计:沿种植体长轴做H形或Y形切口,深度达骨膜下层; 🔍 剥离技巧:使用15号刀片锐性分离黏骨膜瓣,配合骨膜剥离器钝性推离,完整暴露种植体覆盖螺丝。

Step 3:拆除覆盖螺丝

⚙️ 扭矩控制:逆时针旋转专用取模器(推荐初始扭矩≤10N·cm),缓慢退出螺丝; ⚠️ 风险防控:若遇阻力骤增应立即停止,拍摄根尖片排除螺丝滑丝或骨粘连。

Step 4:安装转移杆与取模

📌 精准定位:将塑料/金属转移杆旋入种植体内腔(标准扭矩15-20N·cm); 📐 印模制取:采用开窗式个别托盘+聚醚橡胶印模材,同步记录对颌关系及咬合垂直距离。

Step 5:选择并安装基台

💎 基台适配原则

  • 角度偏差<15°时选用预成角度基台;
  • 超过15°需定制CAD/CAM基台;
  • 牙龈较薄者优先选择窄径基台(Φ3.5mm以下)。 🔧 安装要点:手动旋入至手感阻力明显后,用扭矩扳手校准至35N·cm(避免过度挤压导致微动)。

Step 6:软组织处理

🌿 牙龈成形:用电刀修整多余牙龈组织,使基台肩台暴露于龈缘上1-2mm; 🩹 创面保护:放置可吸收明胶海绵+褥式缝合(建议使用5-0单丝线减少菌斑滞留)。


术后管理要点

短期护理(0-7天)

时间节点: | 时段 | 护理重点 | 禁忌事项 | |------------|-----------------------------------|---------------------------| | 术后24h | 冰敷减轻肿胀,流质饮食 | 吮吸动作、热水漱口 | | 第3天 | 氯己定含漱液每日3次 | 刷牙触碰术区 | | 第7天 | 拆线并检查伤口闭合情况 | 剧烈运动 |

中长期维护(1-3个月)

🦷 过渡义齿佩戴:非即刻负重患者需继续使用活动义齿维持间隙; 📅 复诊频率:术后1周、1月、3月定期复查,重点监测:

  • 基台稳定性(叩诊音清脆无松动)
  • 牙龈指数(PD≤3mm,BOP阴性)
  • X线片显示边缘骨吸收<1mm/年

典型并发症及处理

🚨 紧急情况: | 现象 | 原因分析 | 解决方案 | |---------------------|------------------------|------------------------------| | 持续性渗血>2小时 | 血管损伤或凝血障碍 | 压迫止血+局部注射肾上腺素 | | 基台松动 | 扭矩不足或骨结合不良 | 更换更大直径基台+延长愈合期 | | 牙龈坏死发白 | 瓣张力过大导致缺血 | 切除坏死组织+富血小板血浆治疗|

💡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糖尿病血糖(空腹<7mmol/L),术前停用阿司匹林7天。


相关问答FAQs

Q1: 二期手术后多久能戴永久牙冠?
A: 常规需等待2-4周软组织完全愈合,若采用数字化导板辅助设计可将时间缩短至1周,期间会先佩戴临时树脂冠测试咬合关系。

Q2: 发现基台周围牙龈发红怎么办?
A: 这是早期炎症信号,应立即加强口腔卫生(冲牙器+牙缝刷清洁),配合0.12%氯己定凝胶局部涂抹,若3天内未缓解需返院刮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