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哪些牙齿需矫正?不齐/龅牙/地包天/咬合异常算吗?

牙齿矫正(正畸治疗)的目的远不止是让牙齿变整齐好看那么简单,它更是为了改善口腔健康、功能以及面部美观,以下是需要考虑进行矫正的常见牙齿和咬合问题:

哪些牙齿需矫正?不齐/龅牙/地包天/咬合异常算吗?-图1

牙齿排列问题

  1. 牙齿拥挤:

    • 表现: 牙齿在牙弓上排列不齐,相互重叠、扭转或错位,导致空间不足。
    • 危害: 清洁困难,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增加蛀牙(龋齿)和牙周病(牙龈炎、牙周炎)的风险;影响美观;可能影响下颌发育(尤其儿童)。
    • 矫正目标: 排齐牙齿,创造足够的清洁空间,改善美观。
  2. 牙齿稀疏(牙缝过大):

    • 表现: 牙齿之间有明显的缝隙。
    • 危害: 影响美观;食物容易嵌塞,刺激牙龈;可能影响发音;有时伴随其他咬合问题。
    • 矫正目标: 关闭牙缝,改善美观和功能。

上下颌骨及牙齿关系问题(咬合问题)

  1. 龅牙(上颌前突):

    • 表现: 上门牙或整个上颌骨相对于下颌骨过度前突,俗称“凸嘴”。
    • 危害: 影响美观;可能导致嘴唇无法自然闭合;增加前牙外伤风险;可能影响颞下颌关节健康。
    • 矫正目标: 将上颌后移或下颌前移,改善面型和咬合关系。
  2. 反颌(地包天):

    • 表现: 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面(唇侧),或者下颌骨整体相对于上颌骨过度前突,这是最需要早期干预的错颌畸形之一。
    • 危害: 严重影响咀嚼功能;导致面部中份凹陷(“月牙脸”);增加颞下颌关节紊乱风险;可能影响颌骨正常发育(尤其儿童)。
    • 矫正目标: 纠正上下颌骨关系,建立正常的覆颌覆盖关系,改善面型和功能。
  3. 深覆颌:

    • 表现: 上前牙盖过下前牙过多(垂直方向)。
    • 危害: 可能导致下颌后缩;增加前牙创伤风险;可能影响下颌骨发育;长期可能导致下前牙磨损、牙龈萎缩甚至牙槽骨吸收。
    • 矫正目标: 打开咬合,减少垂直覆盖,改善咬合关系和面下三分之一高度。
  4. 深覆盖:

    • 表现: 上前牙切端到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过大(水平方向),但上前牙盖住下前牙的程度不一定很深(可能伴随深覆颌)。
    • 危害: 增加上前牙外伤风险;影响美观;可能伴随其他问题如龅牙。
    • 矫正目标: 减少水平覆盖,改善咬合关系和美观。
  5. 开颌:

    • 表现: 上下前牙在垂直方向上无法咬合在一起,存在间隙;有时后牙也可能开颌。
    • 危害: 严重影响咀嚼效率;影响发音(尤其齿音);可能因异常吞咽吐舌等不良习惯导致;长期可能导致面部下三分之一变长。
    • 矫正目标: 关闭前牙开隙,建立正常的咬合接触,改善功能和发音。
  6. 锁颌:

    • 表现: 上后牙舌尖咬入下后牙颊尖的颊侧,或下后牙颊尖咬入上后牙舌尖的舌侧,牙齿互相卡住。
    • 危害: 影响咀嚼功能;清洁困难,易蛀牙和牙周病;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
    • 矫正目标: 解除锁结关系,建立正常的咬合功能。

功能性问题

  1. 咬合不正导致的咀嚼效率低下: 任何上述严重的错颌畸形都会影响牙齿的接触和切割研磨效率,导致咀嚼费力、食物未被充分磨碎。
  2. 颞下颌关节紊乱: 不良的咬合关系(如深覆颌、反颌、偏颌等)是TMD的重要诱因之一,表现为张口弹响、疼痛、张口受限等。
  3. 发音不清: 严重的开颌、牙齿缺失或排列不齐可能影响某些辅音的发音(如/s/, /z/, /t/, /d/, /n/, /l/)。

美观和心理因素

  1. 牙齿不齐影响美观和自信: 这是最常见的主观诉求,拥挤、稀疏、龅牙、地包天、牙齿过大过小、颜色不佳(常伴随排列问题)等都会让人因牙齿不好看而不敢开怀大笑、影响社交自信,矫正能显著提升笑容魅力和自信心。

其他需要矫正的情况

  1. 为修复治疗做准备: 如种植牙、烤瓷牙、贴面等修复前,可能需要通过矫正调整牙齿位置、角度或关闭间隙,为修复创造理想条件。
  2. 牙周病患者的牙齿移位: 牙周病导致牙槽骨吸收后,牙齿可能出现松动、移位(如扇形张开、伸长),在牙周病得到控制后,通过矫正将牙齿排齐、压低或集中,有助于稳定牙齿,方便清洁,延长牙齿寿命。
  3. 多生牙或缺失牙: 多生牙需要拔除并关闭间隙;先天缺失牙可能需要通过矫正为义齿修复(如种植牙、桥)创造空间或调整邻牙位置。
  4. 外伤导致的牙齿移位或缺损: 可能需要矫正复位或为后续修复做准备。

以下情况强烈建议咨询正畸医生评估是否需要矫正:

  • 牙齿明显拥挤、重叠、扭转。
  • 牙齿之间缝隙过大。
  • “地包天”(反颌)。
  • “龅牙”(上颌前突)。
  • 上前牙盖住下前牙过多(深覆颌)。
  • 上前牙突出很多(深覆盖)。
  • 上下前牙咬不上(开颌)。
  • 后牙咬合时互相卡住(锁颌)。
  • 咀嚼时感觉费力、效率低。
  • 张口或咀嚼时关节弹响、疼痛。
  • 因牙齿问题导致发音不清。
  • 对自己的牙齿排列或笑容非常不满意,影响自信。
  • 准备做牙齿修复(种植、烤瓷牙等),需要调整牙齿位置。
  • 有牙周病史导致牙齿移位。
  • 有多生牙或先天缺失牙。

重要提示:

  • 专业评估是关键: 是否需要矫正、何时开始矫正、采用何种方案,都需要由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口内检查、模型分析、X光片如全景片和头颅侧位片等)后才能确定。
  • 最佳时机: 虽然任何年龄段都可以矫正,但儿童替牙期(约6-12岁)是早期干预的黄金时期,对于反颌、严重的深覆颌、不良习惯(如吐舌、口呼吸)等,早期干预可以引导颌骨正常发育,简化后续治疗,大部分矫正在恒牙早期(12-14岁)进行,成年人矫正同样效果显著,但可能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且需关注牙周健康状况。
  • 矫正不仅是“排齐牙齿”: 更重要的是建立稳定、健康、功能良好的咬合关系,促进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上述任何一种或多种情况,建议尽早预约正畸医生进行咨询和评估。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