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牙槽骨薄(骨量不足)通常仍然可以种植牙,但这需要更复杂的治疗方案和更精细的技术,牙槽骨是种植牙的“地基”,地基不够坚固或厚度不足,确实会增加种植的难度和风险,但现代口腔种植技术已经发展出多种方法来解决骨量不足的问题。

以下是关于牙槽骨薄种植牙的关键信息:
骨量不足是常见问题
- 牙齿缺失后,牙槽骨会因为缺乏功能性刺激而逐渐吸收和萎缩,尤其是在缺牙时间较长的情况下。
- 不同位置的牙槽骨吸收程度不同,后牙区(尤其是上颌后牙区)由于靠近上颌窦,骨量不足更为常见。
- 骨量不足表现为骨宽度不够、骨高度不够,或者两者兼有。
骨量不足时种植牙的主要挑战
- 初期稳定性差: 种植体需要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才能成功骨结合,骨量不足可能导致种植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撑。
- 骨结合风险增加: 如果种植体周围骨量过少,可能影响骨结合的质量和成功率。
- 解剖结构限制: 骨量不足可能意味着种植体植入位置接近重要的解剖结构,如上颌窦、下牙槽神经管,增加了穿通这些结构的风险。
- 长期功能风险: 即使初期成功,如果周围骨量过少,长期承受咬合力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可能继续吸收,导致种植体松动、失败或周围组织问题(种植体周围炎)。
解决骨量不足的主要方法(骨增量技术)
针对骨量不足,医生通常会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来增加骨量,为种植体创造良好的条件:
-
引导骨再生术:
- 原理: 在骨缺损处放置屏障膜(可吸收或不可吸收),阻止软组织长入,引导骨细胞在缺损区内生长,形成新骨。
- 适用: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骨缺损(宽度、高度、形状)。
- 形式: 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骨移植材料(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人工骨)使用。
-
骨移植术:
- 自体骨移植: 从患者自身(如下颌骨颏部、下颌升支、髂骨)取骨,移植到缺损区,优点是骨细胞活性高,成骨效果好;缺点是需要额外手术部位,增加创伤和恢复时间。
- 异体骨移植: 使用他人捐献的骨组织(经过严格处理),优点是无需额外取骨部位;缺点是骨细胞活性低,愈合时间可能较长,有极低免疫排斥风险。
- 异种骨移植: 使用动物(主要是牛)的骨组织(脱蛋白骨),优点是来源丰富,无需额外取骨;缺点是骨引导性不如自体骨。
- 人工骨移植材料: 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等陶瓷材料,优点是来源无限,无疾病传播风险,可塑性好;缺点是本身没有成骨细胞,主要起骨引导作用,降解速度与骨形成速度需匹配。
-
上颌窦提升术:
- 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最常见于上颌窦底过低)。
- 形式:
- 上颌窦内提升术(冲顶术): 适用于骨高度仅轻度不足(通常剩余骨高度≥4-5mm),在牙槽嵴顶开窗,用特殊器械将上颌窦底黏膜(Schneiderian膜)向上推,在窦底和黏膜之间填入骨移植材料,然后植入种植体。
- 上颌窦外提升术(开窗术): 适用于骨高度严重不足(剩余骨高度<4-5mm),在上颌窦外侧壁开窗,小心剥离上颌窦黏膜,在窦底和黏膜之间填入大量骨移植材料,等待3-6个月骨愈合后再植入种植体。
-
骨劈开术/骨扩张术:
- 针对牙槽骨宽度不足。
- 骨劈开术: 用骨凿将牙槽嵴从中间劈开,然后向两侧撑开,在劈开的间隙中植入骨移植材料,增加骨宽度。
- 骨扩张术: 使用特殊的骨挤压/骨劈开器械,在牙槽嵴内逐步扩张,形成种植窝洞,同时增加局部骨密度和宽度,有时可同期植入种植体。
-
短种植体:
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下颌后牙区骨高度轻度不足),如果患者全身状况良好、口腔卫生好、咬合力可控,医生可能会选择植入较短的种植体(lt;8mm),避免复杂的骨增量手术,但这需要严格把握适应症,长期效果数据仍在积累中。
-
倾斜种植/即刻种植:
在骨量有限但解剖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种植体植入到更靠近骨皮质的位置,或者以一定角度倾斜植入,避开重要解剖结构,利用剩余骨量获得初期稳定性,有时在拔牙后即刻植入种植体(即刻种植),利用拔牙窝的骨组织,可能减少骨吸收。
种植前的关键步骤
- 全面检查评估:
- 临床检查: 检查口腔状况、咬合关系、软组织健康。
- 影像学检查: 必须拍摄锥形束CT(CBCT)!这是评估骨量(宽度、高度、密度)、判断重要解剖结构(上颌窦、下颌神经管)位置、制定种植方案的金标准,普通X光片无法提供精确的三维信息。
- 制定个性化方案: 医生会根据CBCT结果、您的口腔状况、全身健康状况、期望值和经济预算,与您充分沟通,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否需要骨增量?选择哪种技术?分几期手术?)。
- 专业团队: 处理骨量不足的种植手术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口腔种植外科医生和修复医生共同完成。
重要考虑因素
- 愈合时间: 进行骨增量手术后,通常需要等待3-6个月(有时更长)让移植骨与自身骨愈合良好后,才能二期手术(安装基台)和最终修复(戴牙),这比在骨量充足情况下种植的时间要长得多。
- 费用: 骨增量手术(尤其是自体骨移植和上颌窦外提升)会增加额外的手术费用和材料费用,总费用通常高于在骨量充足情况下直接种植。
- 风险: 骨增量手术本身有风险,如感染、出血、移植骨吸收、上颌窦黏膜穿孔(需修补)、下牙槽神经损伤(罕见)等,选择有经验的医生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 成功率: 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采用现代骨增量技术,骨量不足区域种植牙的长期成功率(5年、10年)可以达到甚至超过90%,接近在骨量充足区域的种植成功率,但需要更严格的术后维护和定期复查。
- 全身健康状况: 糖尿病控制不佳、严重吸烟、免疫系统疾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双膦酸盐类)等,可能影响骨愈合和种植成功率,需要特别评估。
牙槽骨薄不是种植牙的绝对禁忌症,通过现代口腔种植技术,特别是各种骨增量技术(GBR、骨移植、上颌窦提升、骨劈开等),绝大多数骨量不足的患者都能成功获得功能良好、美观舒适的种植牙。
关键在于:
- 精确评估: 必须通过CBCT进行三维评估。
- 个性化方案: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骨增量方法和种植策略。
- 经验丰富的医生: 选择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口腔种植医生至关重要。
- 充分沟通: 了解方案、时间、费用、风险和预期效果。
- 良好依从性: 严格遵守医嘱,做好术后护理和长期维护(口腔卫生、定期复查)。
如果您担心牙槽骨薄的问题,建议尽快咨询专业的口腔种植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制定最适合您的治疗方案,不要因为骨量不足而放弃种植牙的可能性,现代技术已经能解决大部分这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