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体松动为何会发生?种牙后如何正确处理和预防?

种植体松动是种植牙术后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信号,绝不能忽视,它可能意味着种植体未能成功与牙槽骨形成牢固的骨结合(Osseointegration),或者骨结合后出现了新的问题。

种植体松动为何会发生?种牙后如何正确处理和预防?-图1

以下是关于种植体松动的详细分析和应对建议:

🦷 一、 为什么种植体会松动?

种植体松动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骨结合失败(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原因):

    • 手术因素: 种植过程中产热过高(钻速过快、冷却不足)、手术创伤过大、种植体植入位置不佳(靠近重要解剖结构或骨量不足区域)。
    • 患者因素:
      • 全身性疾病: 严重的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骨质疏松症(尤其是未经治疗或严重者)、免疫系统疾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双膦酸盐类、免疫抑制剂、长期大剂量激素)。
      • 不良习惯: 吸烟(尼古丁严重影响骨细胞活性和血液供应,是骨结合失败的高危因素)、夜磨牙或紧咬牙(异常咬合力干扰愈合过程)。
      • 口腔卫生差: 术后感染风险增加。
      • 局部因素: 种植区域骨量严重不足、骨质条件差(如IV类骨)、存在未控制的牙周炎(感染源)。
    • 愈合期问题: 种植体在愈合期(通常3-6个月)受到过大的外力(过早咀嚼硬物、意外撞击)、愈合期感染。
  2. 种植体周围炎:

    • 这是骨结合成功后种植体松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周炎,是由于种植体周围组织(牙龈和下方骨组织)发生炎症和感染。
    • 原因: 口腔卫生维护不当导致菌斑堆积、修复体(牙冠)边缘不密合导致食物嵌塞和菌斑滞留、咬合力异常过大或过小、吸烟、糖尿病控制不佳等。
    • 后果: 炎症导致支撑种植体的牙槽骨逐渐吸收,失去支撑力,最终导致种植体松动甚至脱落。
  3. 机械因素:

    • 基台或修复体螺丝松动: 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螺丝可能松动,导致牙冠活动,有时会感觉种植体整体松动(实际上是修复体松动)。
    • 咬合力异常: 咬合力过大(如咬硬物、夜磨牙)、咬合干扰(早接触、咬合创伤)、种植体设计或修复体设计不合理(如悬臂过长)。
    • 种植体或修复体折裂/损坏: 极少数情况下,种植体或其内部结构可能发生疲劳折裂。
  4. 外力创伤:

    种植牙受到意外撞击、跌倒等外力直接作用。

🚨 二、 发现种植体松动后应该怎么办?

立即行动是关键!

  1. 停止使用患牙: 立即停止用松动的那颗牙咀嚼任何食物,避免任何可能加剧松动或导致种植体完全脱落的动作。轻轻漱口,但不要用力刷牙或冲洗该区域。
  2. 立即联系你的种植牙医生: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不要拖延,也不要自行处理或等待观察,越早处理,保住种植体或进行补救治疗的成功率越高,告诉医生你发现种植体松动,并描述松动的感觉(是轻微晃动还是明显晃动?有没有疼痛?)。
  3. 尽快复诊检查: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
    • 视诊: 观察牙龈形态、颜色,有无红肿、溢脓。
    • 探诊: 测量种植体周围牙龈沟深度,有无出血、溢脓。
    • 叩诊: 轻轻叩击种植体牙冠,检查是否有疼痛(提示根尖周炎症或骨结合不良)。
    • 松动度检查: 评估松动的程度(I度:唇舌向松动;II度:唇舌向+近远中向松动;III度:唇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松动)。
    • X光检查: 这是必不可少的!拍摄根尖片或曲面断层片,观察:
      • 种植体周围是否有暗影(骨吸收)。
      • 骨结合情况: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是否有清晰的骨结合线,还是存在透射影。
      • 种植体内部结构(如有必要)。
      • 修复体是否密合。
    • 必要时进行CT检查: 更精确地评估骨吸收的程度和范围,以及种植体在骨内的位置。

🩺 三、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取决于松动的根本原因、松动的程度、发现的时间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

  1. 针对骨结合失败(早期发现):

    • 轻度松动,感染控制后: 可能尝试拆除修复体,彻底清创,控制感染,延长愈合期,期待重新骨结合,成功率有限。
    • 明显松动或感染严重: 通常需要拔除种植体,待拔牙区域完全愈合(3-6个月或更久)后,评估骨条件,考虑是否需要植骨,然后重新植入种植体。重新种植的成功率通常较高。
  2. 针对种植体周围炎:

    • 非手术治疗: 彻底的清创(包括机械清创和可能的激光或喷砂治疗)、抗菌治疗(局部或全身)、加强口腔卫生指导(使用种植体专用牙刷、冲牙器、牙线/牙缝刷)。
    • 手术治疗: 如果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骨吸收严重,可能需要翻瓣手术,直视下彻底清创,进行骨增量(引导骨再生术GBR),甚至更换有问题的基台或修复体。
    • 严重骨吸收导致松动: 即使经过治疗,如果骨吸收过多导致种植体失去足够支撑,种植体可能最终需要拔除。
  3. 针对机械因素:

    • 螺丝松动: 医生会尝试拧紧螺丝,如果反复松动,可能需要更换螺丝或检查修复体内部结构是否损坏。
    • 咬合问题: 调整咬合,消除早接触和咬合创伤,可能需要制作夜磨牙垫(颌垫)。
    • 修复体问题: 重新制作密合的牙冠或基台。
    • 种植体/修复体折裂: 通常需要拔除损坏的种植体/修复体,评估是否可重新种植。
  4. 针对外力创伤:

    评估损伤程度,轻微松动且无骨吸收迹象,可能固定观察,明显松动或伴有骨吸收,处理同骨结合失败或种植体周围炎。

📌 四、 预防措施

预防远胜于治疗:

  1. 严格遵循医嘱: 术后按医嘱服用抗生素、止痛药,注意口腔卫生(术后初期用特定方式清洁,后期过渡到常规清洁),避免过早咀嚼硬物,戒烟。
  2. 良好的口腔卫生: 这是长期成功的基石!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软毛牙刷,尤其清洁种植体周围),每天使用牙线/牙缝清洁邻面,使用冲牙器(水牙线)清洁种植体周围,定期使用种植体专用的漱口水(遵医嘱),定期(如每3-6个月)进行专业的种植体周围维护(洁治)。
  3. 定期复查: 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进行复查(通常术后1年、3年、5年,之后每年或遵医嘱),以便医生早期发现问题。
  4. 控制全身性疾病: 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积极治疗并控制好。
  5. 避免不良习惯: 戒烟! 避免咬硬物(如冰块、坚果壳、螃蟹壳等)、开酒瓶等,如有夜磨牙,及时告知医生,制作颌垫。
  6.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正规机构: 术前充分沟通,了解风险和预期效果,手术和修复技术对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种植体松动是一个严重问题,意味着种植体可能无法长期留存。一旦发现松动,务必立即停止使用该牙并尽快联系你的种植牙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和处理。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挽救种植体或进行有效补救的关键,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复查是预防种植体松动(尤其是种植体周围炎)的最重要手段。💪🏻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