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保养制度需遵循哪些核心执行规范?

核心原则

  1. 终身维护:种植牙虽为“第三副牙齿”,但仍需像真牙一样定期维护,甚至更严格。
  2. 预防为主:重点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种植牙的“牙周病”)和机械性损伤。
  3. 医患协作:患者日常清洁 + 专业牙医定期维护。

患者日常保养(每日必做)

清洁工具与方法

  • 牙刷
    • 使用软毛牙刷(电动牙刷更佳),采用巴氏刷牙法(45°角轻柔清洁种植体及邻牙)。
    • 每天至少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不少于2分钟。
  • 牙线/牙缝刷
    • 牙线:每日至少1次,使用无蜡牙线或专用种植牙牙线,轻柔清理种植体邻面。
    • 牙缝刷:若种植牙邻牙间隙较大,需使用直径合适的牙缝刷(避免过粗损伤牙龈)。
  • 冲牙器(水牙线)
    • 每日使用1-2次,冲洗种植体周围牙龈沟,清除食物残渣和软垢。
    • 注意:压力调至中等,避免冲击力过大损伤骨结合。
  • 种植体专用清洁工具
    • 种植体专用牙线穿引器单束毛刷(用于清洁种植体基台周围)。

饮食与习惯

  • 避免硬物:绝对啃骨头、螃蟹壳、坚果壳等,防止种植体或牙冠崩裂。
  • 控制黏性食物:软糖、口香糖等易粘附在种植体周围,增加清洁难度。
  • 戒烟限酒:吸烟是种植体周围炎的高危因素,必须戒烟。
  • 避免用种植牙咬硬物:如开酒瓶、咬冰块等。

特殊注意事项

  • 夜磨牙(Bruxism)患者
    • 必须佩戴夜磨牙垫(颌垫),避免种植体承受过大咬合力。
  • 糖尿病等全身病患者

    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高血糖会显著增加种植失败风险。

    种植牙保养制度需遵循哪些核心执行规范?-图1


专业牙医定期维护(关键环节)

复查频率

时间段 复查频率
种植术后1年内 每3个月1次 种植体稳定性、牙龈愈合、咬合调整
种植后1-5年 每6个月1次 专业洁治、种植体周围炎筛查、X光检查骨结合情况
种植后5年以上 每3-6个月1次(个体化) 全面评估骨吸收、机械部件磨损、软组织健康

专业维护项目

  • 种植体专业洁治
    • 使用钛刮治器超声洁治器(金属工作尖需避让种植体),彻底清除菌斑和牙结石。
    • 禁止:用普通金属器械刮治种植体表面,会破坏其生物相容性涂层。
  • 种植体周围炎治疗
    • 若出现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种植体松动,需立即治疗:
      • 基础治疗:龈下刮治、根面平整(使用塑料或碳纤维器械)。
      • 手术治疗:翻瓣清创、骨增量(如骨缺损严重)。
  • 影像学检查
    • 每年拍摄根尖片CBCT,观察种植体周围骨高度(骨吸收>1.5mm需干预)。
  • 咬合调整

    检查咬合力是否均匀,避免早接触导致种植体过载。

  • 部件更换

    检查基台、螺丝、牙冠的磨损或松动,及时修复或更换。


保养不当的后果

  1. 种植体周围炎
    • 病因:菌斑堆积 → 牙龈炎 → 骨吸收 → 种植体松动脱落。
    • 不可逆,是种植牙失败的首要原因。
  2. 机械并发症

    牙冠崩瓷、基台螺丝松动、种植体折断等。

  3. 骨吸收加速

    清洁不到位导致慢性炎症,破坏骨结合界面。


不同种植系统的保养差异

种植体类型 保养重点
钛合金种植体 常规清洁即可,避免金属器械刮擦表面。
氧化锆种植体 表面光滑,抗菌性较好,但仍需彻底清洁,避免树脂类修复材料染色。
即刻负重种植 对咬合要求更高,需严格避免早接触,复查频率增加。

种植牙保养制度清单

类别 具体要求
日常清洁 软毛牙刷+巴氏刷牙法(每日2次) + 种植牙专用牙线/牙缝刷(每日1次) + 冲牙器(每日1次)
饮食禁忌 禁啃硬物、黏性食物;避免用种植牙开瓶/咬冰
定期复查 术后1年:每3个月;1-5年:每6个月;5年以上:每3-6个月
专业维护 每年1次专业洁治 + X光检查 + 咬合调整
高危人群管理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增加复查频率;夜磨牙者:必戴夜磨牙垫
紧急处理 种植牙松动、疼痛、牙龈出血 → 立即就诊!

最后强调:种植牙的寿命可达数十年甚至终身,但90%的失败源于保养不当,坚持每日精细清洁+定期专业维护,是种植牙“用一辈子”的核心保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