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需去医院几趟?就诊次数全解析

种植牙需要去医院复诊的次数因人而异,取决于口腔状况、种植方案、所选技术以及是否有并发症等多种因素,我们可以根据常规流程来估算一个大致的范围。

种植牙需去医院几趟?就诊次数全解析-图1

单颗牙种植牙从开始到完成,需要去医院复诊3到5次,以下是详细的流程和对应的大致复诊次数:

🦷 1. 术前检查与评估阶段 (通常1-2次)

  • 第1次初诊:
    • 医生详细询问病史、检查口腔情况(缺牙区牙龈、邻牙、咬合等)。
    • 拍摄口腔X光片(如全景片、根尖片)。
    • 可能需要拍摄CBCT(锥形束CT): 这是种植牙术前评估最重要的检查,能精确显示牙槽骨的厚度、高度、密度,以及重要的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位置),为制定精准的种植方案提供依据。
    •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初步判断是否适合种植,讨论种植方案(种植体品牌、型号、位置、方向等)、预期效果、费用、风险等。
  • 第2次(如需要):
    • 如果初诊发现需要额外的术前治疗(如牙周病治疗、拔除残留牙根/残根、处理炎症等),则需要先进行这些治疗。
    • 如果患者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需要相关科室会诊,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 可能需要再次拍片或进行其他检查。
    • 最终确定种植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2. 种植手术阶段 (通常1次,特殊情况下可能2次或更多)

  • 第3次(或第4次,如果需要额外治疗):
    • 种植体植入手术: 这是核心步骤,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医生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牙龈,在牙槽骨中制备窝洞,将种植体(人工牙根)植入预定位置,然后缝合牙龈。
    • 特殊情况增加次数:
      • 需要植骨/骨增量: 如果牙槽骨量不足,可能需要在种植手术前或同时进行植骨手术(骨粉、骨膜等),这可能需要额外一次手术(在种植体植入前进行),或者与种植手术同期进行(但延长了手术时间)。
      • 上颌窦提升术: 如果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高度不足,可能需要单独进行上颌窦内提升或外提升术,这通常需要额外一次手术(在种植体植入前进行)。
      • 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在拔牙后立即植入种植体(即刻种植),或者在植入种植体后立即安装临时牙冠(即刻负重),这虽然减少了复诊次数(省去二期手术),但对手术技术和患者条件要求极高,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
      • 复杂病例: 如全口种植(All-on-4/6等),虽然种植体数量多,但通常手术次数可能只有1-2次(分上下颌或分阶段进行)。

⏳ 3. 种植体愈合与骨结合阶段 (通常0-2次复查)

  • 第4次(或第5次,如果需要):
    • 拆线: 种植手术后约7-10天,需要拆线,现在很多医院使用可吸收缝线,可能无需拆线。
    • 术后复查: 医生会在术后1-2周复查伤口愈合情况,之后在骨结合期间(通常3-6个月,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医生可能会安排1-2次复查,检查种植体稳定性、牙龈愈合情况、是否有炎症等。
    • 无需频繁复诊: 在骨结合期间,患者主要是在家维护口腔卫生,不需要频繁去医院。

🛠 4. 二期手术(如需要)与牙冠制作阶段 (通常1-2次)

  • 第5次(或第6次,如果需要二次手术):
    • 二期手术(穿龈成形术): 对于需要二次手术的种植系统(传统两段式种植体),在骨结合完成后(约3-6个月后),医生需要再次切开牙龈,暴露种植体上方的连接基台部分,然后缝合牙龈形成袖口,现在很多种植系统采用穿龈设计(一段式),可以省略这一步
    • 取模: 在二期手术后或直接暴露基台后(对于穿龈设计),医生会安装取模基台,然后取印模(传统印模或口内扫描),制作最终的牙冠,这是关键一步,需要精确获取位置和咬合关系。
  • 第6次(或第5次,如果省略二期手术):
    • 试戴与粘固: 牙冠制作完成后(通常需要1-2周),患者需要去医院试戴牙冠,医生会检查牙冠的形态、颜色、边缘密合度、咬合关系等,进行调整,满意后,将牙冠永久粘固在基台上(或螺丝固位)。

🦷 5. 复诊与维护阶段 (长期)

  • 第7次及以后:
    • 术后复查: 牙冠戴入后1-2周,医生会复查,检查咬合是否合适、是否有不适感。
    • 定期维护: 种植牙完成后,需要像真牙一样进行定期维护(通常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由医生进行专业清洁、检查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况、牙冠使用情况等,以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等并发症,确保种植牙长期成功。

📌 总结与关键点

  1. 最常见情况: 对于口腔条件良好、采用穿龈设计种植体、无需额外植骨/骨增量的单颗牙种植,常规流程大约需要3-5次复诊(初诊检查 -> 种植手术 -> 拆线/复查 -> 取模 -> 试戴粘固 -> 术后复查)。
  2. 增加次数的情况:
    • 需要额外的术前治疗(牙周治疗、拔牙等)。
    • 需要植骨/骨增量或上颌窦提升(可能增加1-2次手术)。
    • 采用传统两段式种植体(需要二次手术)。
    • 复杂病例(全口种植、多颗牙种植等,虽然单颗牙次数多,但总复诊次数可能相对减少)。
    • 出现并发症(如感染、种植体松动失败等,需要额外治疗)。
  3. 减少次数的情况:
    • 采用穿龈设计种植体(省略二期手术)。
    • 即刻种植/即刻负重(在特定条件下可减少复诊次数)。
    • 口内扫描替代传统取模(可能节省一次取模时间,但复诊次数不变)。
  4. 长期维护: 种植牙完成后,定期复查和维护是必须的,这是保证其长期使用的关键。

📣 建议

  • 与你的种植医生充分沟通: 在制定种植方案时,务必向医生详细了解根据你个人具体情况,整个治疗流程预计需要多少次复诊、每次复诊间隔多久、每次复诊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选择正规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 这能最大程度保证手术成功率和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从而减少额外的复诊次数。
  • 严格遵医嘱: 无论是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还是定期复查,都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这对种植牙的成功至关重要。

虽然常规种植牙需要3-5次复诊,但具体次数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你的口腔状况和治疗方案来确定,不要过于纠结于数字,更重要的是选择可靠的医生和机构,配合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