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咬合关系重建为何关键?如何精准重建?

种植牙咬合关系重建是种植修复成功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种植体的长期存活、口腔健康、咀嚼功能以及患者的舒适度,与天然牙相比,种植体没有牙周膜的缓冲作用,对咬合创伤更为敏感,精确重建咬合关系至关重要。

种植牙咬合关系重建为何关键?如何精准重建?-图1

为什么种植牙咬合关系重建如此重要?

  1. 保护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 不良的咬合力(过高、侧向力过大、创伤性咬合)是导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和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建能确保种植体承受垂直向为主的生理性咬合力。
  2. 避免并发症:
    • 种植体周围炎: 咬合创伤会加剧炎症反应。
    • 基台/牙冠松动、折断: 不均衡的咬合力会导致修复体部件损坏。
    • 邻牙损伤: 咬合异常可能导致对颌牙或邻牙的创伤、松动、疼痛或磨损。
    • 颞下颌关节紊乱: 不良的咬合关系可能引发或加重颞下颌关节问题(弹响、疼痛、张口受限)。
    • 肌肉疼痛: 咀嚼肌群因咬合不平衡而疲劳或痉挛。
  3. 恢复功能: 精确的咬合关系是有效咀嚼的基础,确保食物被充分磨碎,利于消化。
  4. 保证舒适度: 消除咬合高点、干扰点带来的早接触、咬合不适感,让患者感觉自然、舒适。
  5. 长期稳定性: 良好的咬合关系是种植修复长期稳定使用的基石。

种植牙咬合关系重建的核心原则

  1. 平衡: 咬合力在各个牙齿(包括种植牙)之间尽可能均匀分布。
  2. 稳定: 在正中关系(下颌在无肌肉收缩状态下的最上、最前位)和正中咬合(上下牙尖窝最广泛接触位)时,咬合关系稳定、可重复。
  3. 保护: 避免任何早接触、干扰点,尤其是对种植体产生侧向力或扭力的干扰。
  4. 协调: 与对颌牙的咬合关系协调,避免早接触或无咬合接触。
  5. 生理性: 咬合力应接近天然牙承受的生理范围,避免过大或过小。

种植牙咬合关系重建的流程(

这是一个精细、多步骤的过程,需要修复医生、种植外科医生、技师以及患者的密切配合:

  1. 全面检查与评估:

    • 口腔检查:评估口腔整体健康状况、余留牙状况、咬合平面、颌位关系。
    • 影像学检查:X光片(根尖片、曲面断层片、CBCT)评估骨量、种植体位置、方向、深度。
    • 咬合分析:记录患者的正中关系位、正中咬合位、前伸咬合位、侧方咬合位,使用咬合纸、蜡片、T扫描仪等工具分析咬合接触点。
    • 模型分析:制作研究模型,在 articulator 上模拟咬合关系。
    • 诊断蜡型:有时需要制作诊断蜡型,预测最终效果并指导手术和修复设计。
  2. 手术方案设计:

    • 种植外科医生根据咬合分析结果,在手术导板辅助下(理想情况),精确设计种植体的植入位置、角度和深度,以利于未来理想的咬合重建。种植体植入的位置和角度是未来咬合重建的基础。
  3. 二期手术与印模:

    • 种植体骨结合完成后,进行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基台。
    • 取模:使用精确的印模材料获取种植体基台位置和口腔形态的印模,灌制工作模型,这是制作修复体的基础。
  4. 修复体设计与制作:

    • 技师根据医生的要求(包括咬合设计)在模型上制作修复体(基台+牙冠)。
    • 咬合设计是核心:技师需在 articulator 上按照医生指定的咬合关系(如组牙功能、尖牙保护等)进行雕刻和排牙。
  5. 试戴与调整(关键步骤):

    • 临时冠试戴: 在永久冠制作完成前,通常先戴入临时冠,此时进行初步的咬合调整至关重要:
      • 检查有无早接触、干扰点。
      • 调磨高点,确保在正中关系和正中咬合时接触均匀。
      • 检查侧向运动和前伸运动时,种植牙是否作为引导或平衡接触,避免早接触。
      • 评估患者舒适度。
      • 确认垂直距离和咬合平面是否合适。
      • 此阶段调整空间相对较大,是永久冠咬合优化的基础。
    • 永久冠试戴:
      • 戴入永久修复体。
      • 使用咬合纸、咬合硅胶、T扫描仪等进行精细咬合分析。
      • 最大牙尖交错位(正中咬合位):确保所有牙尖(包括种植牙)均匀接触,无早接触点,种植牙的接触点应位于牙尖顶或功能尖的斜面上。
      • 侧向运动(工作侧、非工作侧)
        • 工作侧:应有组牙功能接触(多个牙齿接触),避免只有种植牙单独承受侧向力,或按设计实现尖牙保护。
        • 非工作侧:应有平衡接触,避免干扰。
      • 前伸运动:应有前导接触(通常为前牙或前磨牙),后牙不应有接触(或按设计有少量平衡接触)。
      • 精细调磨: 反复测试、标记、调磨,直到达到理想的咬合关系,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精细操作。
      • 检查修复体就位情况、边缘密合度、邻接关系、美观效果。
  6. 粘固与最终检查:

    • 确认咬合关系无误后,粘固修复体。
    • 粘固后再次进行咬合检查,确保粘固剂未改变咬合关系。
    • 指导患者注意事项,安排定期复查。

影响重建效果的关键因素

  • 种植体植入位置和角度: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理想位置应位于牙槽骨内,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利于未来修复体达到理想的咬合接触。
  • 医生的经验和技术: 修复医生对咬合学的理解、精细的调磨技巧、以及与技师的沟通协作能力至关重要。
  • 技师的水平: 技师对咬合设计的理解、模型制作精度、修复体制作工艺直接影响最终效果。
  • 患者的配合: 患者反馈咬合感受、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
  • 咬合记录的准确性: 正中关系位、垂直距离等记录是否准确。
  • 使用的设备: 如T扫描仪、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等能提高精度和效率。

种植牙咬合关系重建是一项融合了口腔医学、生物力学、材料学和工艺学的复杂系统工程,它不是简单地“把牙种上、戴上牙冠”,而是通过精细的设计、精确的制作和反复的调整,在种植体、修复体、余留牙、颌骨、肌肉、颞下颌关节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稳定、功能与美观兼备的平衡关系。忽视或简化咬合重建步骤,是导致种植修复失败和并发症高发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选择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种植修复团队,并充分重视咬合重建环节,是确保种植牙长期成功使用的根本保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