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价格为何暴涨?市场乱象背后有何隐情?

“种植牙暴露”通常指的是在种植牙修复过程中或完成后,种植体(即植入牙槽骨内的“人工牙根”)部分或完全暴露在口腔环境中,而不是被牙龈组织完全覆盖。

种植牙价格为何暴涨?市场乱象背后有何隐情?-图1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其严重程度和影响因暴露的原因、范围、时间以及是否有感染等因素而异,以下是关于种植牙暴露的详细说明:

🦷 一、为什么会发生种植牙暴露?

  1. 牙龈组织不足:

    • 天生牙龈薄或萎缩: 患者本身的牙龈组织就比较薄,或者因为牙周病、缺牙时间过长导致牙龈萎缩,覆盖种植体的能力不足。
    • 手术创伤: 种植手术过程中,为了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有时需要翻开较大范围的牙龈瓣,或者手术本身对牙龈组织造成一定损伤,术后愈合不佳或退缩。
    • 缝合问题: 术中缝合技术不佳、张力过大或过小,导致伤口裂开或牙龈退缩。
  2. 种植体位置问题:

    • 植入位置不佳: 种植体植入时位置过偏(靠近唇侧、舌侧或邻牙),导致该区域牙龈组织过薄或受力不均,容易退缩暴露种植体。
    • 骨量不足: 植入区域的牙槽骨量不足(宽度或高度),虽然进行了植骨,但牙龈组织支撑仍可能不足。
  3. 修复体问题:

    • 基台选择不当: 修复时选择的基台(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部件)过长、直径过大或形态不合适,对牙龈产生过大压迫或刺激,导致牙龈退缩。
    • 牙冠设计或制作问题: 牙冠边缘(龈边缘)位置过低、形态不良或压迫牙龈,也可能导致牙龈退缩。
  4. 生物学宽度问题:

    • 骨量不足导致侵犯生物学宽度: 如果种植体植入位置过浅,靠近牙槽骨顶,会侵犯“生物学宽度”(龈沟底到牙槽骨顶的距离),这是维持牙龈健康的关键区域,身体会试图通过骨吸收和牙龈退缩来建立足够的生物学宽度,导致种植体暴露。
  5. 感染或炎症:

    • 种植体周围炎: 这是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性疾病,是导致牙龈退缩、骨吸收、最终暴露种植体的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原因之一,由细菌生物膜引起,与口腔卫生不良、吸烟、糖尿病控制不佳、修复体不良等因素有关。
    • 其他炎症: 如牙龈炎等也可能加剧牙龈退缩。
  6. 外力创伤:

    种植区域受到意外撞击或过大咬合力(如夜磨牙、咬合干扰),可能导致牙龈损伤或退缩。

🚨 二、种植牙暴露有什么影响?

  • 美观问题: 暴露的金属种植体影响前牙区的美观,尤其是当牙龈退缩明显时。
  • 敏感问题: 暴露的种植体表面可能对冷热刺激敏感。
  • 食物嵌塞: 暴露的种植体与邻牙或牙龈之间容易嵌塞食物,不易清洁。
  • 感染风险增加: 暴露的种植体表面更容易附着细菌,形成生物膜,增加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
  • 种植体周围炎风险: 如前所述,暴露是种植体周围炎的常见表现或诱因,一旦发生,会导致进行性的骨吸收和种植体松动,最终可能导致种植失败。
  • 软组织退缩加重: 暴露本身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持续存在会刺激牙龈进一步退缩。

🏥 三、如何处理种植牙暴露?

处理方法完全取决于暴露的原因、范围、时间、是否有感染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必须由专业的种植医生进行评估诊断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1. 定期观察(轻微、无症状、无感染):

    对于范围很小、无症状、没有感染迹象(如红肿、出血、溢脓)的早期或轻微暴露,医生可能建议密切观察,加强口腔卫生维护(使用软毛牙刷、牙缝刷、冲牙器、漱口水等),定期复查。

  2. 改善口腔卫生和维护:

    无论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良好的口腔卫生都是预防和控制暴露后问题的关键,医生会指导正确的清洁方法。

  3. 修复体调整:

    • 如果暴露是由修复体问题(如基台过长、牙冠压迫)引起的,医生可能需要:
      • 更换合适的基台。
      • 修改或重做牙冠,调整龈边缘位置和形态,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 调整咬合,消除过大咬合力。
  4. 软组织增量手术(Gingival Grafting):

    • 这是最常用且有效的针对牙龈退缩暴露种植体的方法,通过移植自体牙龈组织(通常取自上颚)或使用异体/异种移植材料,在暴露的种植体表面增厚牙龈组织,覆盖暴露部分,恢复美观和生物学宽度。
    • 适用于牙龈组织不足导致的暴露,且无明显感染或骨吸收的情况。
  5. 骨增量手术(Bone Augmentation):

    • 如果暴露是由于骨量不足(尤其是侵犯生物学宽度)或伴随明显的骨吸收,医生可能需要进行植骨手术,增加骨量,为软组织增量提供基础,或直接覆盖暴露部分。
    • 通常与软组织增量手术联合进行。
  6. 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

    • 这是最紧急和关键的情况! 一旦确诊种植体周围炎导致暴露,必须立即进行系统治疗:
      • 非手术治疗: 专业的机械清创(使用特殊器械刮治)、激光治疗、抗菌冲洗等。
      • 手术治疗: 翻瓣清创、骨再生术(植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等,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尝试重建骨组织。
      • 辅助治疗: 使用抗菌药物(局部或全身)、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戒烟。
    • 治疗目标是控制感染,阻止骨吸收,尽可能挽救种植体,严重感染且骨吸收过大的种植体可能需要拔除。

📌 四、总结与建议

  • 种植牙暴露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但并非都意味着种植失败。 其严重性和处理方式差异很大。
  • 关键在于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种植体暴露(尤其是伴有红肿、出血、疼痛、溢脓或明显退缩),务必尽快返回您的种植医生处进行专业评估,不要自行处理或拖延。
  • 明确原因: 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X光片(根尖片、曲面断层片)、必要时CBCT等影像学检查,判断暴露的具体原因。
  • 个体化治疗: 治疗方案完全根据病因、暴露程度、有无感染等因素量身定制。
  • 预防为主: 选择经验丰富的种植医生、严格遵守术前术后医嘱、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复查(通常建议种植后第一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之后每年至少一次)、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戒烟,是预防种植体暴露和种植体周围炎的最有效方法。

发现种植牙暴露,别慌,也别自己处理,第一时间找你的种植牙医生看看!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告诉你这是小问题需要观察,还是需要调整修复体,或者需要做个小手术把牙龈补上,甚至是需要治疗感染,及时处理是保住你“第三副牙齿”的关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